<p class="ql-block">鹿鸣河畔</p> <p class="ql-block"> 从18岁那年起,我就与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一个充满探索与激情的年纪,当我第一次拿起那台120双镜头的海鸥照相机时,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海鸥的质朴、红梅的坚韧、珠江的细腻,这些早期的相机,如今虽然已被社会淘汰,但它们却承载了我对摄影最初的热爱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老相机</p> <p class="ql-block">行摄万花溪</p> <p class="ql-block">那年摄影培训班到弥渡县谷女寺采风</p> <p class="ql-block">抓拍</p> <p class="ql-block">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的摄影装备也在更新换代。从理光到雅西卡,再到美能达,每一次的更换都意味着一次技术的飞跃。而真正让我跨入摄影新纪元的,是数码相机的出现。佳能40D、70D,直至5D Mark II,这些先进的设备让我得以更自由地捕捉世界的精彩瞬间。大三圆的镜头下,每一幅画面都细腻生动,仿佛能触摸到那一刻的空气与光影。</p> <p class="ql-block">参加中国摄影节、大理国际影会学习交流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个人专题《美国飞虎队老兵重返云南驿》参展国际影会</p> <p class="ql-block">荣获大理国际影会二级收藏奖</p> <p class="ql-block">参加“大理笑脸”专题摄影展</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国摄影节“国家艺术基金”专题摄影展</p> <p class="ql-block"> 然而,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沉重的单反相机渐渐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正当我以为摄影之路可能就此放缓时,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却给了我新的惊喜。华为P系列手机,从P9到P40,再到如今的P70,每一次的升级都让我对手机摄影刮目相看。它的成像质量、色彩表现以及强大的相机功能,让我再次找回了拍摄的乐趣。或许,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无论技术如何变迁,对美的追求与记录永远不会停止。</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也开心</p> <p class="ql-block">和外国学生在水目山</p> <p class="ql-block">挖掘古云南文化,到古云南城拍摄创作</p> <p class="ql-block">傈僳山寨立腊么的盛情</p> <p class="ql-block"> 回首摄影之路,我深感“摄影穷三代”这句话的幽默与无奈。但正是这份对摄影的热爱,让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从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一名云南省摄影图片库特约摄影师、省级摄影家。这一路走来,我付出了汗水与努力,也收获了荣誉与喜悦。我的作品在一些展览中展出中多次获奖,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与观众的喜爱;我的照片被编入书籍,既为更多人带去了视觉的享受,也为宣传祥云尽了绵薄之力;我还通过摄影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老师、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宝贵的摄影知识与人生智慧。</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坡”采风活动</p> <p class="ql-block">宾川县州城采风</p> <p class="ql-block">走进桂花亭</p> <p class="ql-block">文艺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参加鹿鸣祭龙会</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些年,为了拍摄一张满意的照片,我常常不辞辛劳地多次前往同一个地点。哪怕是出国旅游,拍摄悉尼歌剧院,也千方百计地一天跑去拍摄了三回。李世忠、王建新、赵功修我们为拍摄青海湖日出,大冬天临晨天不亮就去到湖边,架好“长枪短炮”等着太阳从东方升起,清鼻子冻了流到嘴边上。杨爱华为拍“石龙倒挂天华山”把脚崴了,小腿肿得像馒头。我与尹仕学、王建新、杨爱华参加州摄协组织到宾川拉乌采风,进山拍摄签署了“生死状”,汽车开了钻到云层里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想想都后怕。那个时候没有无人机,赵功修我俩个为拍摄城市大景鸟瞰图,爬遍了祥云的高楼大厦,只为捕捉到一张好片和那一瞬即逝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和全国著名风光摄影大师于云天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全国著名纪实摄影家安哥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云南省著名摄影家徐晋燕(左1)李春华(左2)石明(右2)等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魏光启和上海浦东摄影家协会呂文明主席(中)在水目山</p> <p class="ql-block"> 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摄影交流活动,即使面对陌生人,我也会鼓起勇气上前请教与交流,把脸皮都练厚了。正是这样的坚持与努力,让我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也结识了众多优秀的摄影人。从县上的程吉祥、熊树藩、王洪祥、何超雄、尹仕学,到州上的李志华、孙沁楠、夏传武、杨仕斌、余国勇、赵渝,再到省上的李春华、徐晋燕、石明、刘建民、陈维寿,以及全国著名的风光摄影大师于云天、纪实摄影家安哥等等,他们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摄影生涯中遇见的有缘人。</p> <p class="ql-block">和楚雄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维寿先生在大姚</p> <p class="ql-block">和时任大理州摄影家协会李志华主席(右2)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和时任大理州摄影家协会孙沁楠主席(右2)等领导观展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时任大理州摄影家协会夏传武副主席(左4)、秘书长到祥云大营村采访</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在担任县摄影家协会理事、理事长、主席的日子里,我更是深切感受到了摄影带给人们的快乐与力量,也发现了读图时代图片宣传的魅力,由我主持筹办和编撰的《城市之光》《美丽米甸》《聚焦祥云》等画册,以及祥云县“建国35周年成就”展,和“改革开放40年成就”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摄影的重要性。理事会一班人杨爱华、杨林华、李发元、赵功修、段吉文、鲍国宝、徐翔、魏光启、郑云荷等摄友,团结协作,努力工作,积极为会员服务,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们经常组织采风活动,分享拍摄心得,共同提高摄影水平。每一次的相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与灵感碰撞的火花。退休后,我被聘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依然心系摄影,心系那些与我并肩工作过的摄影同仁们。</p> <p class="ql-block">应邀到沙龙镇作“手机摄影”讲座</p> <p class="ql-block">在全民健身中心拍摄文体活动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相约弥渡拍荷</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老摄友</p> <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时光匆匆,岁月变老,但我对摄影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减退。我用摄影丰富退休生活,并决定将过去积累的摄影知识和经验贡献给社会,计划把多年来拍摄的图片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图片库,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以供县里及相关部门人员查阅使用。这不仅是对我摄影生涯的一次回顾与总结,更是对家乡的一份深情厚谊。</p> <p class="ql-block">在悉尼歌剧院拍摄</p> <p class="ql-block">登华山</p> <p class="ql-block">穿越西藏,抵达拉萨</p> <p class="ql-block">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p> <p class="ql-block">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会翻阅那些过去的照片,回忆那些拍摄时的点点滴滴。创作时的艰辛,领奖时的激动一幕幕再现眼前 一一 参加大西南巡回展,我的作品《山城之夜》被人偷走;在樱花谷拍片时,郑云荷、刘丽娟居然不知不觉跃入了我的长镜头;应会员环志军之邀到天华山采风,在大坡村杀羊,每人吃了一大钵头蒸羊肉;和王建新去拍空心村的老院子被“鬼”吓出一身汗来……那些离奇美好的瞬间、那些动人难忘的故事、那些与我一起走过摄影之路的朋友们,都将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记忆与珍藏。在此,衷心祝愿每一位摄影同仁创作丰收、好摄快乐!祝愿本界摄影家协会团结协作,开创祥云摄影新局面!愿我们的镜头永远对准工作、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县摄影家协会理事会老班子</p> <p class="ql-block">与县摄影家协会理事会新班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受聘本界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p> <p class="ql-block">丰收节采风活动</p> <p class="ql-block"> 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