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读《青春岁月》有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春岁月》这本书,是美友王秀茹老师送给我的。我们相遇在美篇,又是同城,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2023年10月的一天,我们在长春南湖公园见面了。初次见面,她那质朴的笑容和毫无架子的亲和态度,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至今仍如昨日般清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在这次会面中,她将凝聚着自己五年心血的《青春岁月》递到我手中,这份珍贵的礼物,开启了我对那段知青岁月的深度探寻。(我没当过知青,七零年初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秀茹老师作为50后,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她对生活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而《青春岁月》这部长篇知青纪实文学作品,更是她历经五年多的精雕细琢,多次易稿才得以完成的佳作,只为将北大荒知青们的真实生活,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翻开这本书,那个特定历史年代的画面徐徐展开。一群涉世未深、童心未泯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父母亲人,奔赴北大荒,将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那片黑土地。他们中很多人不过十六七岁,就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其艰辛与不易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知青们初到北大荒,迎接他们的是难以想象的恶劣生活条件。男生们被安排在由马舍匆匆改造而成的宿舍,狭小的空间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霉味和刺鼻的马粪味。每个人仅有一米宽的铺位,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他们的青春故事正式拉开帷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北大荒的严冬,气温常常低至零下四十多度,寒风如刀割般刺骨。知青们尽管把自己裹得像粽子一样严实,穿着厚实的棉袄棉裤、戴着棉手套和棉帽子,脚上蹬着棉乌拉鞋,可依然难以抵御那彻骨的寒冷。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打麦子等繁重的农活中,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看到这些描述,我的内心被深深刺痛,为他们在青春年少时所经历的苦难而心疼,更为他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不屈而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书中关于知青们为成为车老板付出艰辛努力的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为了能驾驭马车,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有人不小心被马踢肿了腿,疼得走路都一瘸一拐;有人因为不熟悉吆喝的技巧,导致马匹受惊,自己也跟着受伤。但他们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依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有一次,两个知青上山拉条子,在下山的陡坡时,由于道路颠簸,其中一个知青不慎从马车上滑落,情况十分危急。另一个知青瞬间反应过来,大声呼喊“抱住车辕子”,同时迅速拉紧缰绳,竭尽全力吆喝着马车停下。读到这里,我仿佛身临其境,紧张得手心冒汗,也深深被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危急时刻的默契所打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9年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可农场却以“备战备荒为人民”为理由,要求知青们不能回家,要在北大荒的农场度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这个决定让许多知青难以接受,他们思念家中的父母和亲人,于是有一部分知青偷偷跑去火车站,试图踏上回家的列车。然而,他们的计划未能得逞,火车行驶一站后,就被抓了回来。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两名女知青为了回家与亲人团聚,不惜冒险偷偷爬进闷罐车。当车站工人打开闷罐车的门时,看到的却是两位女知青早已被冻死在里面的悲惨场景。这个残酷的故事,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我的内心,让我对知青们的遭遇感到无比悲痛和惋惜,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个时代的艰难与无奈,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的青春只有一次,50后的青春,是在时代的号角声中,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着奉献与担当。在《青春岁月》里,我真切地看到了那一代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付出,他们的青春虽饱含苦涩与泪水,但也在艰苦的磨砺中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王秀茹老师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艰辛的知青岁月,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与坚韧、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见证,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那段难忘的岁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后辈们将知青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自拍十王秀茹提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配乐:美篇曲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写于2025年3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