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连载】难于忘却的龙舟池

<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获准去香港之后,也曾数次归乡探亲。那期间,祖父和父母亲还有妹妹们依旧居住在“龙舟池”中池岸边石鼓头的平房里。那平房在岁月的侵蚀下愈发破败,直到1985年,“龙舟池”要重新举办龙舟赛,周边环境也需改造,石鼓头的平房面临拆迁,于是祖父和爸妈、妹妹们搬到了岑楼教员厝居住。一家人曾在“龙舟池”岸边的石鼓头平房里度过了整整20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3年,我与太太带着女儿回集美探亲,在“龙舟池”的凉亭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1983年,我和太太携女儿回集美探亲,女儿在“龙舟池”的凉亭游玩时,沿着楼梯欢快地走上去,我拿着相机准备为她拍照,恰好她回眸一笑,我赶忙按下快门,定格了这美好的瞬间。那一年女儿才2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今“龙舟池”中池岸边的石鼓头变成了美食街。</span></p> <p class="ql-block"> “ 龙舟池”岸边石鼓头的平房拆迁后,改建成了集美美食街。美食街汇聚了各种美食,人们坐在“龙舟池”这美丽的池畔,边品尝着美食,边欣赏着“龙舟池”的美景,别有一番风味。石鼓头美食街逐渐成为集美学生和游客的热门去处,尤其是夜幕降临时,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家在这夜色中品味美食,更添几分浪漫情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8年,我和太太再次来到“龙舟池”的凉亭,留下了一张充满回忆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我和太太回集美探亲时,又到“龙舟池”走一走,特意去石鼓头看看。曾经破旧的平房早已不见踪影,如今的石鼓头已变成集美著名的美食一条街。这里成了集美学生和游客喜爱的打卡地,石鼓头美食街也成为“龙舟池”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舟池”举办的龙舟赛场面十分壮观和热闹。</span></p> <p class="ql-block">  集美“龙舟池”自1953年起就开始举办龙舟赛,这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倡导的水上运动。然而,在动荡的年代,龙舟赛被视为“封资修”,因此停办了20年,直到1985年才重新举办。如今,集美的龙舟赛已经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性的赛事。前几年我回集美探亲时,恰逢龙舟赛,看到“龙舟池”岸边挤满了观看龙舟赛的人群。龙舟健儿们齐心协力地划着龙舟,“龙舟池”两岸的观众齐声为他们呐喊助威。那一刻,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儿时,父亲带着我们一群孩子观看龙舟比赛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8年,我和太太回集美探亲,在“龙舟池”畔留下了难忘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  每次从香港回集美,我总会去“龙舟池”走一走。那里承载着我童年成长的历程,记录着我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的足迹,尤其是在“龙舟池”中池岸石鼓头平房,那里曾经承载和遮挡着我们一家人,在那里居住生活了15年,那里有我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足迹,还有我的祖父母、爸妈、姐弟妹们曾经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龙舟池”中池的岸边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祖母迈着小脚在“龙舟池”边小跑运动着,祖母在家门外龙舟池的岸边,做着甩手运动的画面。看到“龙舟池”放干池里的水,渔民们正拉网捕鱼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在动荡年代,成了“走资派”的父亲和渔队的渔民们,满身污泥在池里拉网捕鱼的那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苦涩心酸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龙舟池”中池岸边的石鼓头,给我的成长历程增添了很多酸甜苦辣的滋味和回忆,承载着我和家人二十年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也成了我最亲切的怀念,萦绕着我是对集美“龙舟池”的思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