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它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疲惫时恢复活力,在压抑时释放情绪,它还传承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坦途,让人们得到内心的修炼。</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一年一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针对新四军的一次有预谋的军事行动,标志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峰。陈毅军长,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要求新四军部队深入敌后占领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坚持北上抗日。父亲身为侦察排长,主动向领导请缨,多次装扮成商人或逃荒的老百姓,深入到敌占区进行侦察活动。</p><p class="ql-block"> 有一支国民党顽固派的部队,驻扎在交通要地,影响我军部队的作战行动。我父亲探听到与顽固派的头目还是个“老乡”。便找机会去给“老乡”送点“小恩小惠”。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 熟人。“老乡”嗜酒如命,称自己是“酒大王”没有对手。经常与父亲把盏言欢。</p><p class="ql-block"> 不久,新四军要夺战该地区。我父亲提出 “ 智取为先,强攻为后 ” 的行动方案。当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后,父亲与国民党顽固派“老乡”摊牌了。他要求与父亲拼酒。说道 :“ 只要你赢了我,我就投降!”。于是,两个人你来我往地拼起酒来。拼到最后,“老乡”只好认怂。随后在政治攻势下,他带领手下投降了。</p> <p class="ql-block"> 父母和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酒的醇香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音,看到了文化的交融,感受到那份儿跨越时空的温暖与感动,隐藏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成为连接人心,抒发情感的桥梁,让人们在微醺中找寻到灵魂的共鸣,共同书写人类文化篇章。</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一直在部队工作。一九七六年,部队奉命由中原军区调动到东北军区建立军事基地。父亲代表原部队到东北军区洽谈军调事宜。免不了受到首长们的热情接待。东北的同志人高马大,饮酒豪爽不在话下。他们知道我的父亲是南方人,干枯瘦小的形象,与北方的同志有差距。东北首长们预测,按照东北地区的风俗习惯,酒桌上“见面三杯烈酒”,再加上互敬交流的程序后,南方人肯定就“差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欢迎宴会开始了,三杯烈酒下肚后,东北首长看到我的父亲饮酒十分豪爽,小杯马上换成大杯。各部门的首长逐个前来敬酒。父亲不但来者不拒,反而又回敬了大家,连饮十五大杯。宴会结束了,我父亲大步离开了酒场,毫无醉意。这时,让大家刮目相看。印证了真正的“酒神”在南方,而不在北方。</p> <p class="ql-block"> 爸爸和他的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眼里,父亲并不是那种贪杯如命的“酒蒙子”。只见他高兴时,午饭中喝上一小杯。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他酗酒和醉酒的情况发生。也从来不知道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少。平时,他从不显露其能力,只有需要时才会显露其真正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父亲把饮酒作为传承聪明才智和情感交流的一种媒介;作为一种内心修炼的组成部分,让自己追求得目标更加现实、更加充实、更加自信。</p><p class="ql-block"> 爸爸是位名符其实的“酒神”和“军神”!父亲去世后,陪伴他有两样东西:一瓶高度烈酒,一件兵器模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照片全部为原创】</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来临之际,把此文献给我想念的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