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最近读完了国华的《岁月的回响》,不禁想起去年底读过他的《平凡日子里的光》。书中那一个个故事与人物,恰似风中的银铃,在我心间清脆摇曳。当阅读一位作家的多部作品后,一种专属的阅读“框架”与思维习惯便悄然形成。那些反复登场的角色,仿佛成了相知多年的老友。比如,作者在好几本书中都细腻描绘了与祖父祖母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多次提及在迷茫时刻给予关键指引的导师,还频繁忆起在乡村支教时经历的点点滴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些看似重复的内容,不仅未让读者心生厌烦,反而如同陈酿,在一次次回味中散发更为醇厚的情感。国华的散文不像余秋雨、贾平凹那般旁征博引,语言精雕细琢到需读者反复琢磨,他更似路遥,以质朴文字直击人心。国华的散文充满浓厚的纪实感,亲切如与读者促膝长谈,将生活的本真与岁月的温情一一诉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的回响》满溢深情,作者用平实话语,将岁月沉淀的质朴、美好、沧桑与温柔缓缓道来。全书主要围绕三个阶段展开:充满童趣的乡村童年、求知若渴的中学时代、以及投身支教的青春岁月。以“岁月”为主线,无需华丽辞藻,简洁语句便勾勒出生命中难忘的亲人、乡亲、师长、同窗。整本书读起来,平淡中蕴含温暖,质朴中彰显深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那座质朴的乡村小院里,承载着一代人的温馨回忆。泥墙青瓦之间,邻里来来往往,仿佛房屋才是主人,而住户更像过客。那院中的老槐树、井边的青苔、吱嘎作响的木门,静静见证着岁月变迁。所有的过往,如潺潺溪流,平静却深刻,时光也化作温暖的模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些日积月累的生活琐事,一桩桩暖心小事,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都在岁月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还有那再也回不去的校园时光,那场激烈的课堂辩论赛,那本在落日余晖下散发墨香的诗集,那位和蔼的语文老师……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曾经照亮过我们,光芒便永远留存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书中有几段话令我印象深刻:“生活的长河中,真正让我们铭记的,常常是微不足道的瞬间,是那些短暂相遇却触动心灵的人,是那一句直抵灵魂的话语。于是,彼此铭记,人生便有了意义,有了回忆的依托。我始终坚信,回忆的丰富与感动,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青春是什么?青春或许就是明知前方荆棘满途,仍无畏前行,跌倒了,拍拍尘土,笑着站起来继续奔跑。” “即使世界被阴霾笼罩,只要还有一丝美好尚存,哪怕如微弱烛光,也值得我们为其坚守。它就像寒冬过后的第一缕春风,虽轻柔,却能唤醒整个春天。” “一个地方之所以让人魂牵梦绕,不仅因为那片土地,更是因为那里的人。他们是我们与这片土地情感连接的纽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的确,谁没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旧时光呢?正如国华在给读者的留言中所写:“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旧时光,那里藏着我们的回忆、情感、生活与生命……”读完《岁月的回响》,相信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回首往昔,因为旧时光里有温暖的故人,有永不褪色的青春;因为旧时光里有难忘的美好,有懵懂的纯真。总有一些人,能穿越岁月长河,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弦;总有一些瞬间,能打破时光限制,成为永恒的珍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