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妮妮 </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8142996</p><p class="ql-block"> 课文名称:《白杨礼赞》</p><p class="ql-block">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p><p class="ql-block"> 四单元 第15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是《白杨礼赞》开篇的一句抒发情感的点睛之笔。作者是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这篇散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乌镇 ,这座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北端的江南水乡古镇,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诗与远方。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乌镇巧妙地划分为东栅 、西栅两个区块,仿佛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卷,铺展在游人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带着久久的期盼,我于2021年11月13日随团开启了华东五市游之旅,乌镇是其中的第三站。这天上午8点,我们游览了乌镇东栅景区,走进了令人向往的梦里水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入东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条悠长而古朴的老街。石板路两旁,是水乡特有的廊棚和河边水阁,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沧桑。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清幽婉约气息,每一处景点都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之厚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乌镇,茅盾故居是必访的文化圣地。茅盾,这位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巨匠,不仅是一位享誉中外的人民文学家,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白杨礼赞》、《子夜》、《林家铺子》和《春蚕》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茅盾故居,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学时代学过的,而且我当老师时还在课堂上讲授过的一篇课文《白杨礼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杨礼赞》创作于1941年。茅盾先生在延安目睹了北方抗日军民团结抗战,就以白杨树象征坚韧的北方农民,创作了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赞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动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现在重温这篇课文,感到是那么亲切自然,仿佛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舞着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常用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故居就在这条街巷不深处, 故居为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1934年到1940年,先生曾在此居住。楼房边上还有先生亲手种下的棕榈树。这块镶嵌在墙内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为邓颖超同志所题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课文的最后这样写到: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他有极高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象征着北方农民,象征着敌后的广大土地,默默奉献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文章在写法上做到了首尾照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杨礼赞》这篇文章,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的赞美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茅盾故居,只见正门上方悬挂着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与此相邻的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室内摆放着书桌和椅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个小天井,便是第二进,也是四楼四底,比第一进略短些,靠西的两楼两底比其它房屋略高,门窗式样也较讲究,显得富丽而精致。底层两间,西边是客厅和起居室,东边是过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过程中,解说员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1981年,茅盾先生自知病将不起,他慷慨地将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了茅盾文学奖,以此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茅盾先生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推动。茅盾先生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院落中,南天竹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邓颖超和陈云的题词,为这里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历史的厚重感。茅盾先生亲手种下的南天竹,如今已是郁郁葱葱,成为这座纪念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茅盾纪念馆由立志书院和茅盾故居两部分组成,立志书院是茅盾幼年读书的地方,这座书院也昭示着乌镇人从小便立志成学,志成高远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河两岸都有社区住宅。石桥连接着河的两岸。这里的景色诠释了小桥、流水、人家。景色美丽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茅盾纪念馆位于乌镇,这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这座百年历史的建筑,以其典型的南方园林风格,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长廊、假山、青砖石板等细节,都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河道纵横交错,古桥林立,72座石桥见证了乌镇的历史变迁。而茅盾纪念馆,则是对这位文学巨匠最好的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茅盾故居已经成为了乌镇东栅重要的文化景点,游人必来瞻仰的地方。“白杨是那么的普通,它笔直地站在高原之上,但是它又是那么的不普通……”游览之余,让我感悟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我们都要向白杨树学习,做一个正直的人,不图美丽的外表,要的是内心的坚强、勇敢和顽强不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对江南的印象大多是婉约与柔情。但是,也许是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茅盾坚强的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乌镇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广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是一座人才辈出的古镇。从梁昭明太子到茅盾、木心等名人大家,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是这些杰出的人物和他们的贡献,让乌镇成为了“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和“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茅盾先生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故居纪念馆,留住了他的乡愁。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激励后人的精神场所。走进这里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令人回味的深秋里,我能够“跟着课本去游学”来到乌镇,拜访这座充满故事与情感的茅盾故居纪念馆,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与历史的交融,深感荣幸和自豪。因为这是一次难忘之旅,它唤起了我记忆中的美好时光,它将是我生命中的永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欣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