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过越南段的洗礼。我们都已成了熟手;很快各就各位,从首都金边的酒店出发</p> <p class="ql-block">进入乡村,景象与湄公河三角洲烔异。</p><p class="ql-block">没有密密的丛林,没有纵横交错的沟渠,没有密密麻麻的村落;这里的田野开阔,乡路上的交通也不令人抓狂。同为旱季,湄公河流域湿热;而这里,烈日下的气温35C,很少树,没遮没挡的,干热。</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致同意,宁愿炙烤的干热也不要汗都出不来的的湿热,虽然,有时遮天蔽日的沙尘使人呼吸困难。Linda用围脖做了个口罩挡灰。第二天开始,正式的挡尘措施实施。呵呵,少了一层土,多了一重热</p> <p class="ql-block">沿湄公河流域,河岸是红色粘土质,在旱季的烈日暴烤下,形成坚硬的大大小小的坑,鼓鼓囊囊的包,颠簸得恨不得全身每一个关节都脱臼,每个人的脑袋都像拨浪鼓一样上下左右乱摆。</p><p class="ql-block">队友Tony被活生生颠下马,伤了皮肉,崴了脚踝。还好,两位领队随身带有急救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Tony还不配之最的荣誉,这个荣誉非我莫属。具体的嘛,就省略了,怕吓着人。简单地说,不但活过来了,并且只比大部队少骑400米。当然了,那份刻骨铭心的、令人休克的、丰富人生经历的惨烈是此生难忘。</p> 轮渡上的我们 轮渡上的VIP坐席 <p class="ql-block">访问一户家庭作坊,养蚕、巢丝、纺丝、织丝,全是母亲和三个女儿手工操作。女儿给我们看巢丝后的茧,剪成花瓣,用来做工艺品</p> 客串纺丝女工 <p class="ql-block">穿上队服,可以冒充正规军了。</p><p class="ql-block">柬埔寨领队Pierr曾经效力于国家自行车队。我们对他穿的骑行服很感兴趣,问个不停。昨天,他让他的前队友带着一箱队服来看我们,大家每人买了一件,今天就妆上了。</p><p class="ql-block">左边的是柬埔寨领队Pierr。我是右手第二个,另外两个是英国来的小夫妻Shaw和James</p><p class="ql-block">其他三名队友,新衣服不舍得穿,要带回家作纪念。否则,我们齐刷刷的一队,会更神气。</p> <p class="ql-block">今天六十公里骑行,Rob的秃头上,被头盔印了三道杠,晋升为花栗鼠</p> <p class="ql-block">水乡泽国,少不了船。沿途参观,亦是收获不小。</p><p class="ql-block">这艘赛挺,以整木雕成,可以坐75个队员。比赛时,船头坐一盛装少女,不断以双手做舞蹈动作;船尾两个舵手;舵手前面坐一鼓手,是核心人物。浆手划桨的力度、节奏与频率完全跟着鼓点走,好似一个交响乐团,完全跟着指挥手中的小棍子转</p> 整颗棕绿树挖空,就是个独木舟。採莲、捞鱼都用它 <p class="ql-block">中途休息,补给饮用水、零食(食物与水是我们自己的随行车供给),上洗手间,大部分是在路边的民居的院子里。我问领队,用民居的设施,付多少钱? 领队说,当地人好客,不收钱。</p><p class="ql-block">大大的、锃新的房子,这家属于富户</p> <p class="ql-block">女主人热情地搬椅子请我们坐</p> <p class="ql-block">这家后院有个压水泵,看我感兴趣,主人快活地给我示范</p> 无论贫富,厨房都是室外的。锅里不知在煮什么好吃的 <p class="ql-block">这家的女主人和孩子们回来。后座上的四个小家伙看到我们,兴奋得尖叫着拥搡着滚下摩托车,向我们奔来</p> <p class="ql-block">所到之处,人民非常热情友好。最最欢迎我们的是孩子。骑过之处,Hello 声此起彼伏;相对于越南,柬埔寨的孩子英语词汇量似乎更大。Hello之外,还叫 Good night, What's your name?</p><p class="ql-block">只要一停下来,很快就涌上来一群小不点。</p><p class="ql-block">年轻的国家,年龄在17岁以下的人口占到50%以上,反映了柬埔寨惨痛的近代史,半数人民被红色高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灭绝了。</p><p class="ql-block">只要不再战争,人口红利将会推动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经过穆斯林聚居地区,小回回们争先恐后,生怕上不了镜头</p> <p class="ql-block">穆斯林最早从爪哇(Java),即今天的印尼,迁来印支半岛,定居于越南北部与中国交界地区。后为当地人不容,十五世纪时南迁。几个世纪的不断搬移、与当地住民磨合,最终,落脚于此。</p><p class="ql-block">穆斯林有自治权,有自己的学校,双语教学。</p><p class="ql-block">学校与清真寺往往合二为一。女孩也上学,但是与男孩分班</p> <p class="ql-block">缺乏师资,柬埔寨的小学到高中都只上半日课;早上6点到11点是一班学生,中午12点到下午5点是另一班,一个星期上六天学。法律上,基础教育是免费的,但是,约定俗成的,每个孩子每天交给老师12美分,用来补贴教师的工资。一个教师每月的正常工资是$30。</p><p class="ql-block">在柬埔寨,将近40的人口生活费用在每日63美分以下。</p><p class="ql-block">上学放学,没有家长接送,孩子们结伴同行。</p><p class="ql-block">正好赶上放早学,小姑娘手里的握着一个杯子,杯子里的东西让我很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Pierr从杯中取出一粒东西,在口中蘸了一下,放在手心,一小会儿,啪的一声轻爆...</p> <p class="ql-block">就成了这个样子。</p><p class="ql-block">原来,这是一种树的荚,掉在地上,只等雨水到来,荚便撒出种子。不得不钦佩自然的生存能力</p> <p class="ql-block">小学校里,英语是必修课程,孩子们大都可以简单会话。小家伙问我,你是哪里人?我说,我是柬埔寨人。他认真地看看我,说,你看上去像泰国人</p> <p class="ql-block">稻田、菜地很少有成大片的。</p><p class="ql-block">Pierr告诉我们,1979年红色高棉被赶走后,政府把土地还给农民。那时节,农田大都荒芜,你要多大的地,就给你多大的地,不要钱。但是那会儿,人人都饿得半死,只顾到明天是否还有米下锅;琢磨着,要那么大块土地,哪来的力气耕种呀...</p><p class="ql-block">Pierr的母亲常常对孩子们说,那时要是多要地,现在就富了,真傻啊!</p> <p class="ql-block">乡村里到处是白牛,养来挤奶,并当肉牛。可是,它们看上去都那么瘦骨嶙峋,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p><p class="ql-block">领队说,现在是旱季,食物缺乏。到雨季,会上膘的</p> 田间劳作还是靠水牛 <p class="ql-block">领队Lop握着一个拳头,对我说,把你的手给我。我傻傻地伸出手,他把拳头松开,我惊得一跳老远。James倒是不怕,捏着这个吓人的蜥蜴让我拍照</p> <p class="ql-block">一大块冰,现刨碎冰,压入一个模子,插一根小棍,淋上各色糖浆</p> <p class="ql-block">就成了一个乡村小孩的大大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p><p class="ql-block">湄公河流域,以前,即使是旱季,水位也很高。自从10年前中国在上游拦河造坝,下游水位锐减。现在的旱季,有些地方基本就是浑浊的浅泥塘。Pierr说,我们的政府伙同其他的下游国家,如泰国、老挝、越南,同中国政府协商,希望上游多放一些水,但是不得其果。</p><p class="ql-block">弱势群体,没有发言权啊!</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水里还能捞得出鱼?</p> 他们的桥是这样子 他们的住房是这样子 他们的学校是这样子 他们的庙宇是这样子 <p class="ql-block">柬埔寨,90%的人是虔诚的佛教徒(掺杂着印度教的元素)。每个社区、村落,不论贫富,一定有自己的庙。这个庙,通常是社区里最好的建筑。好多地方,庙和学校共享空间。</p><p class="ql-block">修庙的资金,完全靠大家集资。出资多少完全靠个人自愿。富裕的多出,贫困的少出,实在没钱的,出工。有时一座庙要建好多年,不是这个庙要多么大、多么辉煌,而是资金不能一次到位。钱用光了,就先停一下,筹到款了,接着建。</p> <p class="ql-block">据说佛陀的母亲在生他的前夜,梦见一群大象。这就是为什么有佛教的地方,必有大象。</p> <p class="ql-block">领队Lop,泰国人,佛教徒。结婚前出家四个月,为婚姻做准备。</p><p class="ql-block">Lop说,佛陀本为王子。一落地,就有先知告知国王,你这个王子今后会离开皇宫,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国王忧心这个预言成真,从小就惯宠这个孩子,锦衣玉食,意在让他知道生活在王宫是多么幸福。佛陀九岁那年,溜出皇宫,惊讶地发现,原来不是每个人都过着同他一样的生活。从此种下了普渡众生的种子,导致后来离家,创立佛教。</p> 访问这个美丽的寺庙,需爬几百级台阶 爬台阶的路上,小孩子会一路给你扇扇子,换取小费 <p class="ql-block">庙前的水缸,为悟空们冲凉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柬埔寨的庙宇,到处都是塑像。</p><p class="ql-block">各路神仙骑着各种动物,骑马、骑羊、骑狗、骑公鸡,骑孔雀...各显神通。</p><p class="ql-block">但是骑猪,还是第一次看见。不知是什么典故</p> <p class="ql-block">山下卖礼佛荷花的小女孩,瘦小的身躯,凸显了隆起的腹部。我吃惊地问,她是儿童新娘吗?Pierr说,不是,那是一种病。什么病,Pierr用英文说不清。</p><p class="ql-block">我向她买了一束荷花</p> 献于佛前,保佑小女孩得到治疗 这个佛庙,有着浓浓的印度教的影子 僧人给人系红绳,保佑的意思吧 <p class="ql-block">我的红绳,是经过僧人祝福的。希望我余下的骑程,不再有事故</p> 也祝愿柬埔寨人民从此不再受战乱的折磨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一群臭味相投的人,酷爱上山下海地折腾,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交换旅行故事,每个人都有滑铁卢的糗事供大家取乐。</p><p class="ql-block">我们不是特有钱,没有华屋名车珠宝,平日里过的是节俭的生活。举例来说,Rob和Linda总算还清了房贷,本来想把老屋换一个城里的公寓,但是发现城里房子太贵,遂决定修修补补继续住老屋,富余出来的钱用来旅行。James和Shaw仍然住在一个出租的小公寓,每月的收入里有一大笔用来还两人的学生贷款,但是只要有点余钱,就出来体验世界。Tony和妻子住在一个偏远乡下的陋屋已经几十年了,但他们不吝啬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上,骑马、潜水、滑雪、山地自行车、航海,几十年,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p><p class="ql-block">晚上,回到酒店,洗去一天的灰头土脸,洗去一天的疲惫,快乐蹦蹦车出去晚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