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春末无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5262450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在生活的广袤原野上,有一种疾病如悄然而至的阴霾,慢慢笼罩住那些被它选中的人,它就是“帕金森”病。这三个字,仿佛是一把沉重的枷锁,锁住了患者们曾经灵动的身体,让他们陷入了颤抖与无力的困境。然而,就在这看似绝望的颤抖枝头,关爱与坚强的种子却悄然种下,最终绽放出了绚烂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总是带着无限的希望洒进房间。可对于我家隔壁的老齐来说,清晨五点却是他与疾病斗争的开始。他的手在床头柜上摸索着药瓶,指尖的震颤让玻璃瓶发出细碎的声响,那声音如同一片枯叶在风中簌簌颤抖,带着无尽的无奈与悲凉。他看着滚入掌心的药片,思绪瞬间飘回到了年轻时。那时的他,双手灵活而有力,能稳稳地接住飞旋的篮球,在球场上肆意挥洒着青春的汗水。而如今,却连一粒小小的药片都捏不住,“帕金森病”就像一道无情的裂缝,无声地撕开了他生活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 有人把“帕金森”病形容成一场“慢动作的飓风”,身体在震颤中逐渐风化。但老齐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觉得这疾病更像是一片黄昏。天色虽然渐暗,但仍有光从云层的缝隙中漏下。这些光,就是生活中那些温暖的关爱。妻子每天清晨放在他枕边的温水,那是无声的呵护;女儿用颤抖的手为他系上纽扣时的轻笑,那是亲情的传递;病友群里一句“今天你走了几步”的问候,那是同病相怜者之间的鼓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老齐在黑暗中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老齐病重被送去医院,周末的早上我和爱人去医院去看老齐,在医院里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感人的场面,一名小护士悄悄地在药盒上画笑脸,那一个个灿烂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照亮了患者们的心房;社区志愿者老刘每周送来一束花,他说:“花朝着光开,人也要朝前看。”那娇艳的花朵,象征着希望与坚强;八岁的小孙女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哆哆嗦嗦的兔子,起名“帕帕侠”。她天真地说:“爷爷,你看它抖得这么可爱,像在跳舞!”孩子的纯真话语,让老齐在病痛中感受到了一份别样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我踱步到病房的走廊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勇气墙”。这面墙就像一个无声的战场,贴满了帕友们的字条。每一张字条都记录着他们与疾病抗争的故事,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有人写:“今天独立站了十秒,像赢了奥运会。”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坚持;有人画下一只蜗牛,壳上标注“DBS术后第30天”,那缓慢爬行的蜗牛,象征着他们在康复之路上的不懈努力;最醒目的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位老者戴着登山帽,站在高山之巅。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像一棵被风压弯却不肯倒下的松。这张照片,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照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每一个人,无论疾病多么可怕,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它。</p> <p class="ql-block"> 医生常说,“帕金森”病是“与自己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患者们不仅要与身体上的病痛作斗争,还要与内心的恐惧和绝望作斗争。但在这条战壕里,他们并不孤独。康复师教患者用脚尖打节拍,把僵硬的步伐变成华尔兹,让他们在康复训练中感受到了乐趣和希望;诗人病友老周在群里发即兴打油诗:“手抖字歪墨点飞,歪诗写成也光辉。”那诙谐幽默的诗句,让大家在病痛中找到了一丝欢乐;甚至有位“帕金森”画家,将震颤的笔触化作抽象画的流云,作品巡展时,标签上写着:“颤抖,是灵魂的笔在签名。”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帕金森”患者内心深处的坚强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记得去年4月11日,社区举办“帕金森”患者大合唱,社区广场上挂满了蓝丝带。那一条条蓝色的丝带,就像一道道希望的纽带,将帕友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帕友们围成圈,合唱《又是一年411》。有人走调,有人忘词,但每一句歌声都充满了力量,仿佛是在向命运宣誓。老齐被推上台,话筒在他手中摇晃,但他的声音却稳如磐石:“以前我以为,生病是命运的惩罚,现在才知道,它是让我遇见你们的请柬。”台下,一位母亲握紧儿子的手。少年刚确诊时曾绝食三天,对未来充满了绝望。但如今,他却在笔记本上写:“如果身体注定要摇晃,我就把自己活成一座风铃。”他的话语,充满了乐观和坚强,让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 在“帕金森病”的词典里,或许没有“治愈”这个词,但却写满了“共生”。它教会了人类最深的温柔,当身体不再驯服,心灵却能在裂缝中扎根,开出意想不到的花。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关爱与坚强,为他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勇敢地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