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元通清明春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馆入口处醒目的黄色背景黑色字体设计,上面写着“元通清明春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几个大字。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展示,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 元通古镇,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小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示馆内一幅宣传画以红色为主色调,金色的大字“千年底蕴”熠熠生辉,下方展示了古色古香的老街照片,配文详细介绍了元通镇的历史文化特色。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镇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在展示馆的一角,一幅生动的画面吸引了我的目光。画面中,两个男子正在搬运大木桶,旁边的文字说明揭示了这是制作酱油的传统方法。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让我们对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崇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构建消费新场景,倡导沉浸式体验古镇民俗文化和人文风情。元通古镇是崇州北邮古镇群连片区域核心点位,镇党委、政府将持续加强非遗保护、进一步回归民俗文化内容,推动清明春台会文化铸魂与资源转化,元通古镇也将迎来百业振兴,重现商贾云集、游客如潮的盛世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展示馆宣传画上,“元通故事越千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我们期待,元通清明会台会越来越热闹热烈,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四川民俗百合同会简介展示了该盛会的历史渊源以及主要特色项目。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元通清明会的文化内涵,感受其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展示馆的一处,一个文字展板详细介绍了元通古镇的历史。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追溯古镇的起源,了解它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展示馆内的一面历史文化介绍墙,展示了多个时间点上元通镇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情况。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录,让我们对元通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四秋共赏与会馆林立”的展览墙,展示了各种建筑的照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让我们感受到元通古镇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盛会长卷展示着每年清明上河园都会举办的大型活动——清明天波府大宋皇城开街仪式的相关介绍。这一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 在展示馆内,一个名为“明清时期社会生活场景”的展区,包括筹备宴会、城隍出巡等各类活动的画面,并配有相应的解说词。这些画面生动地再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一幅介绍元通清明会大事纪的照片墙,展示了各个年份的重要事件和发展历程。这些大事纪不仅是元通清明会发展的见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展览馆内的一处场景,厨窗里分别展出“放五猖捉寒林”“城隍巡游”“彩灯会”“身灯会”“阴差会”“鸾驾”等中国民间信仰民俗相关的内容;厨窗下面还堆放着若干即将在春台会城隍巡游期间使用的彩龙道具,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三教九流展板介绍了不同宗教信仰与文化习俗之间的交流互动情况。这一展板让我们了解到元通古镇多元文化的融合,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一幅展示民俗舞台的照片,背景墙上有“民俗舞台”四个大字,并配以蓝色灯光装饰。这个舞台不仅是展示民俗文化的平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 一幅展现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的照片墙,照片中的工匠们正在专心致志地编织竹制品,展现出精湛的手艺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p> <p class="ql-block"> 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及其介绍文字,包括竹编玩具等,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一幅展示元明清时期瓷器制作工艺的照片墙,让我们了解到瓷器制作的精湛技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两排整齐摆放的大米样品,每个大米品种都有详细的介绍文字说明其特点及产地等信息。这一展示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大米的多样性,也感受到农业文化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此处展示馆摆放的是即将在春台会期间巡游的城隍爷及夫人的神像,两旁插着黄色旗帜,营造出肃穆神圣的氛围。这一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传统祭祀文化的庄严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 一些历史名人以及他们的相关信息,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人物对元通古镇文化发展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一个龙的形象墙,上面标注着时间线,并配以文字说明,让我们了解到龙文化在元通古镇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展示馆内的展板,介绍了清朝时期由各行会组织代表人物公推产生的称作“会首”的主持人制度以及各行业分会经理组成的人员理事情况。同时还有当代由元通商会组织的相关活动照片。墙上贴满了各种媒体报道的截图,包括CCTV-2, 新华社等知名媒体对相关活动进行报道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后记”展板上写道:“三百年历史学者余秋雨感叹,在全镇民众的精心呵护下,在政府党委、政府的支持关怀下,元通清明会台会馆这栋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日益丰富,从未单纯的生产资料交易,到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再到金牛河两岸茶楼、禅社杜撰新篇活动,还保留了城隍庙戏院汇江老龙花灯游,民俗文化的不断回归显示出地方浓厚的文化底蕴。”而正是文化的力量,让元通古镇在古朴静谧的状态下,更添风姿卓越的民俗文化,成为川西古镇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弦歌蜀韵</p> <p class="ql-block">参观元通清明春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感谢朋友们的关注和鼓励,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