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知青的婚姻之贞

張順興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日的《上海老年报》第7版,刊登了轶闻“一个女知青的婚姻之贞”。作者张仁良,是女知青的同学、插友。</p> <p class="ql-block">  文章中的主角陈心囡</p> <p class="ql-block">  此文由陈心囡口述,张仁良成文。</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如何评价,当事人最有发言权。</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都昌县政协文史委发文组织编纂上海知青在农村一书,存史资政,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  务农印记</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陈心囡离开上海到江西省都昌县左里公社新溪大队下王村插队落户。</p> <p class="ql-block">  插队落户第二年,陈心囡当了村小的赤脚教师。</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名声响亮,赤脚教师这称呼,说的不多。</p> <p class="ql-block">  感恩相遇</p><p class="ql-block"> 陈心囡到曹洁村当赤脚教师后,遇到了一位非常关心照顾她的大娘。</p> <p class="ql-block">  在大娘家住了两年,大娘成了婆婆。</p> <p class="ql-block">  公社领导推荐陈心囡作为工农兵学员,到九江师范学校读书,时间是1974年。</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公社干部,多心地善良,素质良好。</p> <p class="ql-block">  生活淡定</p><p class="ql-block"> 陈心囡班级里,就她一个是结婚的。</p><p class="ql-block"> 点赞公社分管知青工作的干部掌握上学政策到位,点赞公社主要领导拍板决定,这两位,是陈心囡上大学的贵人。</p> <p class="ql-block">  1976年毕业,陈心囡回到农村,在小学当数学教师。</p> <p class="ql-block">  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 当左里公社就剩下陈心囡一个知青的时候,陈心囡的丈夫劝她回上海。陈心囡的丈夫,好样的。</p><p class="ql-block"> 面对丈夫多次催促,陈心囡的回答是“在哪里都是过日子,我就在江西生活一辈子了。”</p><p class="ql-block"> 陈心囡说她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人生的信条就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p><p class="ql-block"> 1999年,陈心囡从村小赤脚教师转为国家编制教师,在农村从教整整三十年。</p><p class="ql-block"> 县教育局领导调陈心囡到县城实验小学当数学教师。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出面协调解决其大女儿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县教育局、这样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落实知青子女政策时,陈心囡二女儿的户口迁到了上海父母家并到上海读书。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九江工作。</p><p class="ql-block"> 陈心囡在县实验小学教师岗位工作到2005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陈心囡丈夫八年前故世,二女儿让陈心囡把户口迁到上海安度晚年。陈心囡选择留在江西,说,要像她婆婆、像曹洁人的女人,因为,她的家在都昌,她就是都昌人。</p><p class="ql-block"> 陈心囡的淡定,或许,也是无奈?</p> <p class="ql-block">  从上海到江西插队落户的女知青陈心囡和农民结婚的故事,阅后使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后演变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陈心囡的婚姻,也是一种解读吧。既然爱情稀缺,那就适应包容。</p><p class="ql-block"> 据民政部数据,2024年离婚率竟然高达42.92%,神圣婚姻,如同儿戏,简直不敢相信。</p><p class="ql-block"> 当下,“陈心囡们”,已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而在那个年代,陈心囡用数十年简单平淡的生活,诠释了一个女人“婚姻之贞”的深刻内涵,平凡中见证了永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配曲:一支难忘的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