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滇西北 探寻灵韵秘境

泰山暖冬

<p class="ql-block">滇西北,宛如一个被时光遗忘的神秘世界,它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地处中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的交界地带。这一地区境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穿过,同时又有大雪山、玉龙雪山、云岭、怒山等山脉绵延。这些河流与山脉切割出众多的高山深谷,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环境。</p><p class="ql-block">滇西北是中国文化多样性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这里居住着十余个民族,他们有着各自悠久的文明与独特的社会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理历史悠久,唐宋时期,以大理地区为中心,先后建立了南诏和大理国。现存大理古城主要为明朝时期建筑风格,建于南诏城基础上,城楼雄伟,城内街道呈棋盘式布局。</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大理地标之一,千寻塔始建于南诏时期,南北小塔为段誉时期所建,是中国著名的佛塔,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洱海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云南第二大面积的高原淡水湖,全国第七大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p> <p class="ql-block">  苍山洱海:苍山巍峨挺拔,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与清澈湛蓝的洱海相互映衬,构成了“苍山雪洱海月”的绝美景观,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喜洲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坝子北部,东临洱海。常住白、汉、回、纳西、傣、彝族等15个民族,其中白族占89%。</p> <p class="ql-block">  白族民居建筑群,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布局,建筑雕梁画栋,装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  转角楼:喜洲古镇的标志建筑,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的拍照圣地。</p> <p class="ql-block">  四方街:古镇的中心,街边林立着商铺,四方街中心有提名坊,镌刻着自明清以来三十一位喜洲进士的名号。</p> <p class="ql-block">正义门是喜洲古镇的西门,也是古镇的地标建筑之一。它始建于清末时期,由喜洲商帮四大家族之首严子珍出资修建,因当时正值袁世凯复辟,云南督军蔡锷发起护国运动,为彰显国家正义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喜洲田野: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油菜花海,夏季碧绿稻田,秋季金色稻田,冬季田野空旷。</p> <p class="ql-block">久负盛名的蝴蝶泉,距离喜洲古镇北约8公里,距离大理市区大约20公里。蝴蝶泉宛如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苍山云弄峰下的绿荫之中。泉池呈方形,约有五十多平方米,四周用透亮的大理石砌成护栏,精雕细刻,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西壁的大理石上,镌刻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池边的蝴蝶树,像一条青龙横卧于泉池上。</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坐落在怒江大峡谷东岸的碧罗雪山半山腰,海拔约1800米。这里被誉为“人神共居之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宁静的田园生活吸引着游客。皇冠山‌:地标性山峰,形似帝王冠冕,晴空下倒映于梯田与村落间,是摄影爱好者的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基督教堂‌:建于1930年,中西合璧风格,红色十字架与青山相映,每周傈僳语唱诗礼拜,展现独特的文化融合。</p> <p class="ql-block">记忆之城——知子罗‌</p><p class="ql-block">距离老姆登约3公里的知子罗,曾是怒江州府,20世纪80年代因地质灾害预测被废弃,保留着上世纪的老建筑(如八角楼、新华书店),被称为“时光定格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石月亮位于云南怒江州福贡县北部石月亮乡境内的怒江西岸,石月亮所在的山名叫月亮山,海拔约4000米左右,顶部有一个天然孔洞,宽32.7米,高60米,深20米,呈椭圆形,群峰簇拥,高悬于峰海山林之中,是怒江大峡谷的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怒江流经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因被王箐大悬岩绝壁阻隔,江水流向自原来的北南流向改为东西流向,流出300多米后,又被丹拉大山隔断,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于是形成了半圆形大湾,即为怒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在藏语里有“天堂”的意思,它的原名叫“碧中”,藏语意为“藏族寨”,洛是傈僳语“地方”的意思,这里的原住民是怒族,清道光年间,藏族人从西藏、德钦、中甸等地陆续迁徙而来,后来部分傈僳族、白族、汉族、独龙族、纳西族也陆续迁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在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怒江美丽公路的尽头,也是丙察察自驾线的起点。这里的东面是横断山脉、响朗腊卡山和碧罗雪山,喜马拉雅山的延伸山脉高黎贡山在它的西面。在丙中洛,梯田广布,村落毗连,如同一个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p><p class="ql-block">现仅剩怒江尚存“活着”的茶马古道,这条紧贴奔腾不息的怒江在峡谷峭壁上开凿的古道,就在丙中洛镇雾里村怒江峡谷沿线,想进入雾里村唯一的通道就是这条在悬崖边上凿出的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雾里村过去叫做翁里,解释为“一个像鸟窝的地方”,到现如今也没有公路通车,村子下游建了一座跨怒江悬索桥,桥的另一面还是栈道,现在村子里的64户人家一直保留着怒族的传统建筑。</p> <p class="ql-block">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白族村落,名称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一直未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村子因盐而兴,保留了丰富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如玉皇阁和盐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这个隐藏在云南剑川县山坳里的千年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如今,它依然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沙溪古镇,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有机会重温茶马古道的旧时光。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四方街:清光绪三十年由寺登街街长赵泾用红砂石铺就,呈长方形,东面为古戏台,西面为兴教寺,两侧民居多为前铺后马店的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玉津桥是沙溪古镇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横跨在黑惠江上,是沙溪古镇的重要地标之一。‌玉津桥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连接沙溪古镇与田间地头,是白族人劳作经商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市,一个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的县级市,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这个城市不仅是滇、川、藏三省区的交界地,更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自然美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有“小布达拉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纳帕海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是一个高原季节性湖泊,藏语称为“森林背后的湖泊”。‌纳帕海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既有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又有雄伟的雪山和成群的牛羊。‌湖水的季节性变化使得纳帕海在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夏季绿草如茵,秋季草原金黄,冬季宁静壮美。‌</p> <p class="ql-block">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中部,地处中甸盆地建塘镇,为香格里拉历史上的重要城镇和驻兵地,亦为茶马古道滇藏段重要途径驿站。</p> <p class="ql-block">独克宗转经筒因其巨大的体积和重量,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香格里拉的标志性建筑。筒内藏有124万条经咒和六字真言,以及16吨的多种佛宝。转经筒高达21米,总重约60吨,需要至少10人合力才能转动。筒身由纯铜镀金打造,表面雕刻有精美的佛教图案,包括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的浮雕,以及佛家八宝图。</p> <p class="ql-block">白水台,位于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的哈巴雪山北麓,是中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冷泉型淡水碳酸盐泉华台地。</p><p class="ql-block">白水台因碳酸盐长年累月的沉淀,形成台幔,好似层层梯田,故有“仙人遗田”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虎跳峡景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虎跳峡景区南岸为玉龙雪山,北岸为哈巴雪山。受两岸高山的紧紧束缚,江流入峡后宽仅50多米,最窄处虎豹一跃即过,故名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占地面积约7.279平方公里,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丽江木府是明代丽江的土司府,由纳西族首领木氏世袭统治,历经22世,统治470年,1996年重建后成为丽江的文化地标。丽江木府是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背景深厚且复杂。丽江木府不仅是丽江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丽江古城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束河古镇,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镇,已有千年的历史。束河古镇作为丽江古城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传统民居近千幢,土著居民以纳西族为主,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自明代以来,许多从事皮革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的人云集束河,繁华热闹,束河古镇逐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途径金沙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泸沽湖湖盆区坐落于永宁盆地,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内有一小岛。泸沽湖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种民族,约1.3万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走婚桥,坐落在泸沽湖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是泸沽湖上唯一的座桥。桥下由于长年泥沙淤积,导致水深变浅,长有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当地人称其为“草海”。走婚桥是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p> <p class="ql-block">摩梭舞蹈,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摩梭舞蹈色彩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有句俗话说,是摩梭人就会跳七十二种舞,说明摩梭人的舞蹈种类是丰富的。</p> <p class="ql-block">在贡独公路,邂逅十年不遇的大雪,前方道路受阻,我们在隧道这边等待。</p> <p class="ql-block">因大雪封路,梅里雪山未能达成,截屏直播图片以供欣赏。</p> <p class="ql-block">感谢尚导刘导以及队友们,一路上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完成了愉快的滇西北之旅,期待下次再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