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CM (北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3434</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23日从山西运城出发取道邯郸回北京。因为邯郸是“三家分晋”之后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所以也曾经是属于古晋国的地方。前几天刚在太原的山西博物院对发生在邯郸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等故事有了深入了解后,更增加了我对这个古代都城的兴趣,因此特意在邯郸停留一天。在有限的时间里,我走进了邯郸丛台公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昔日的邯郸,地理位置优越,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繁华的大都会。</span>位于邯郸市市中心的丛台公园,以武灵丛台为中心开辟成一座大型历史文化公园,园中心的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的丛台公园也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园中在古代建筑的基础上,建成亭台楼榭、丛台湖、植物花卉区、少儿游乐区等等,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这是一座厚重的历史与现代时尚相融合的公园。每一处景观都伴随着一个历史故事,令人在游览过程中,也收获更多的历史知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块小小木牌上的“围魏救赵”成语,就引出一段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的故事,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顺着公园小径,不经意间来到了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从邯郸起步,开启了他统一六国的霸业征程。馆内的文物和史料,无声地讲述着他幼年在邯郸的经历,以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好前两年读完《大秦帝国》(孙皓晖)这套书,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看起来很有些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了丛台脚下。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立的《赵武灵丛台遗址》碑,此碑为1989年重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块碑的前方,就是邯郸市中心原点的标志,上面标明坐标为东经114°29′2″,北纬36°36′55″,高程57.03米。象征着此地为邯郸市的中心原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灵丛台具有古典亭榭建筑群的独特风格,是赵都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丛台楼阁,极目远眺,微风拂面,仿佛能听见历史的风声。遥想当年,赵武灵王在此大摆筵席,观看歌舞,检阅军队,“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那是何等的豪迈与威风。而胡服骑射的改革壮举,更是从这里传遍四方,让赵国走向强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丛台公园,来到梅花林。眼前的梅花,在枝头绽放得热烈而坚韧。粉的如霞,白的似雪,有的花瓣舒展,尽情展示着自己的娇俏,微风吹过,花枝轻轻摇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着走着,又来到一个历史故事的景点,梅园内的“二度梅”雕像,取材于唐代传奇故事,描绘书生梅良玉与陈杏元执手相对的经典场景,展现忠贞爱情主题。看着一对对年青伴侣在此合影留念,不经感叹这一雕塑不仅为公园增添了历史厚重感,而且也为众多当代有情人留下美好祝福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经意间,我看到两位身着汉服的女子在花丛中浅笑,手中的手机似乎记录着这美好的瞬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一幕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诗意场景相融合。让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丛台公园东大门内的这座工农兵雕塑非常引人关注,其中工人一手高擎红旗,一手挥动向前;农民一手高擎《毛泽东选集》,一手紧握镰刀;解放军战士双手紧握冲锋枪。<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塑像于1972年10月建成,高度约11米左右,这座雕塑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围绕四周仔细观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难得一见的大叔们在这里,个个精神抖擞、一遍遍随着乐律、有节奏的往返走步,为公园增添了些许活力与情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夕阳西下,在我离开丛台公园时真是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丛台公园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处景致都是其中的一页,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