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一、鸡蛋销区变产区,产地格局大变化。原有的鸡蛋主产区在北方,如河北、河南和山东等,近三年来,南方区域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云贵和广西等蛋鸡养殖规模化大幅推进,百万羽蛋鸡场比比皆是,大资本项目跑马圈地,产能出现过剩已无法避免。而且,大概率会提前到来,这就是盲目扩张的苦果,拖累中小散户一起处于亏损的状态,最无奈的是短期内又无法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二、鸡蛋出口数量非常有限,对蛋价不具备拉动作用。目前的鸡蛋出口量仅占国内总产量的0.5%左右,去年大概是出口17.9万吨,而且主要销往港澳地区,美欧国家几乎没有出口,这是因为国外有一套严格的抗生素和重金属等检测体系,中国的鸡蛋暂时还很难进行广泛的出口。因而,依靠出口贸易拉动鸡蛋价格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要轻信一些主播的言论:鸡蛋出口能够带动蛋价的上涨,可以预见的是在三年内基本上没有希望,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三、散户和家庭农场也在进行大量的改扩建,其新增产能也不容小觑。大家都在关注百万羽蛋鸡场的大量开建和竣工投产数据,但是,经过自己近一两个月的市场调研,散户的扩建也是如火如荼,可以说是你追我赶,原来单栋1万羽的鸡场逐步扩建为3~5万羽的笼位,那么在一年之后,新增的产能将会大幅增加,如此发展下去,鸡蛋价格还有希望吗?难道我们每天都要吃三枚鸡蛋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总而言之,一起疯狂,一起亏钱,一起难受,基于以上三大因素,在短期内产能继续增加是无法避免的。谁会退出?百万羽蛋鸡场吗?还是家庭农场?没有人去主动做,都想着是熬死对方,这就形成了一个僵局。所以,只有出现持续半年以上大量亏损的情况下,才有人去停养或者弃养,目前不管是大集团还是小散户,都在拼命的煎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亏损,煎熬</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洗牌,破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