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朝历代极盛时期的统治疆域版图 ​​,太值得收藏了!

忆江南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悠久,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每个朝代在其极盛时期都拥有广阔的统治疆域。这些疆域的变迁,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远古时期,中国的疆域尚未形成固定的范围。黄帝之时,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空峒,南至于江,北至恒山。而到了颛顼时期,疆域进一步扩大,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木。帝尧之时,疆域又有所调整,东至嵎夷,南至南交,北至朔方,西至西土。随后,帝舜分天下为十二州,为中国疆域的初步划分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进入夏朝,中国的疆域开始逐渐明确。夏朝之地,东渐于海,西被流沙,建万国,显示出了夏朝的强大与繁荣。商朝时期,疆域进一步扩大,东至太远,至邰国,南至濮铅,北至祝栗,分建三千国。周朝时期,疆域与商朝略同,但分建的国家数量更多,达到一千八百国。东周时期,诸侯并吞,战国时期仅存七雄,中国的疆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p><p class="ql-block">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灭六国后,一统天下,分天下为四十郡。秦朝的疆域迅速扩展,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云贵,北达阴山,面积达到了约340万平方公里。秦朝还北击匈奴收河套,南平百越,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中国的疆域在秦朝的基础上大大增加。西汉剿灭了南越王政权,收复了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等地区,还将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向外扩展,收复河套。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西汉极盛时期的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国土面积达609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虽然疆域比西汉略有缩小,但仍然广阔。西域地区虽然被西域诸国蚕食,但东汉仍然控制着大部分地区。东汉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为580万平方公里,与西汉相比并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西晋时期,中国再次实现了统一。西晋篡魏后,兼灭蜀、吴,设有十九州。西晋的疆域面积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记载,但显然比三国时期要大得多。然而,西晋的统治并不长久,很快就陷入了动荡和分裂。</p><p class="ql-block">东晋以后,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但也是中国疆域发展的重要阶段。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虽然偏安江左,但仍然在不断开拓和发展。而北朝则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朝代,疆域不断扩大。南北朝时期的疆域虽然分裂,但各自都在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隋朝统一南北后,中国的疆域再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置一百九十郡,其地东南至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朝的疆域面积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记载,但显然比南北朝时期要大得多。隋朝的统一为中国后来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唐朝极盛时期的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所形成,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唐朝的疆域南至罗伏州(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国土面积达到了约1237万平方公里。唐朝的疆域广阔无垠,显示出了唐朝的强大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中国的疆域虽然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以北,但在与西夏的作战中仍然不断开拓疆土。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北宋的疆域虽然比唐朝有所缩小,但仍然广阔。</p> <p class="ql-block">元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元朝灭南宋后,一统天下。当时的疆域北到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元朝的疆域广阔无垠,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之一。</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虽然比元朝有所缩小,但仍然广阔。明朝平蒙古后,置十三布政司。明朝的疆域东起朝鲜、西接卫藏、南至越南、北至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明朝的疆域虽然经历了多次变迁,但始终保持着广阔的范围。</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再次达到了极盛。1759年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的蒙兀儿帝国、喜马拉雅山诸国家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同,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清朝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29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之一。</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中国历朝历代极盛时期的统治疆域版图经历了不断的变迁和扩大。从远古时期的模糊疆域到秦朝的大一统、再到汉朝的开拓、唐朝的辉煌、元朝的广阔、清朝的极盛,中国的疆域不断发展和扩大。这些疆域的变迁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说明:</p><p class="ql-block">外蒙古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天,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规定,外蒙古可以自愿公投,并以公投的结果决定外蒙的去留,中国不得阻拦。</p><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第一次官方层面上为外蒙国独立背书,影响深远。民国各大报刊纷纷刊登了这条爆炸性新闻: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p><p class="ql-block">外蒙古国土,是中华民国时代丧失的!(本文里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地图值得商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