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作者</p><p class="ql-block">文字:部份为AI创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元月,天气晴和,我与家人在风景甲天下的广西桂林市,游览了多个久负盛名的景区:桂林市象山景区、漓江景区、阳朔遇龙河景区、阳朔西街景区、阳朔水乡侗寨、荔浦银子岩景区、荔浦马岭鼓寨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广西桂林曾被冠以“南蛮之地”的称呼,这是古代中原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产物,反映了历史早期对南方边疆的认知局限。随着时间推移,桂林已从“蛮荒边陲”转变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王正功以“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诗句闻名,这一称谓的演变,正是中国边疆开发与文化融合的缩影。 桂林市全域每一步都是景,每一眼都是画。这百里画廊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一首无需谱写的诗,一曲不用乐器的歌,让人沉醉其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漓 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对漓江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著名诗句的描述。漓江是桂林山水最有代表性的景区,</b><b style="font-size:20px;"> 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漓江则是这天下奇观的精魂所在,漓江,世界十五大河流之一,寒冷天气中的漓江(桂林当天0度C),笼罩在一层乳白色的雾气中,山峰若隐若现,江水与雾气交融,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漓江两岸的山峰千姿百态,各不相连却又相映成趣。有的如尖尖竹笋直插云霄,有的似仙桃坠落人间,还有的形如弯月静待嫦娥。清代诗人袁枚赞曰:"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漓江两岸的奇峰异石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不仅风景如画,还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文化典故。以下是几处著名景观:九马画山、望夫石、黄布倒影(20元人民币背景)、半边渡、螺蛳山、仙人推磨等,其文化价值:漓江两岸的地质奇观通过象形比附,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想象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山水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乘船而行,仿佛置身于仙境梦幻般的画卷中,每一处风景都令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漓江的水清澈见底,蜿蜒曲折如一条青罗带缠绕于万点奇峰之间。水面平静时,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两岸的青山和天空的云朵,让人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倒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渔筏悠然划过水面,艄公的侬语与游人的欢笑交织;偶尔掠过的白色水鸟为这幅水墨丹青添上灵动一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漓江用她永恒的魅力,诠释着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山色空蒙,水光潋滟,长长的河流、摇曳的绿竹都沉浮在水雾之中,朦胧而诗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朝的徐霞客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和旅行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在《粤西游日记》中详细描述了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如七星岩、象鼻山等。漓江上最著名的象鼻山,恰似一头巨象将长鼻伸入江中饮水,山石上的坑洼纹理如同大象的皱纹,又似一个个小酒窝,仿佛在向游人微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观赏桂林山水,不同角度会呈现“一步一景,移步换形”的奇妙效果。部分景点如"童子拜观音"、"雄狮上五指山"等,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体会其神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