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前,我们家人去无锡给奶奶扫墓,奶奶离开我们二十几年了。我不知有多少回梦见奶奶与孙辈们在一起聊天说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通往家乡墓地的一条小街上,我们与行人都不再匆匆行走,而是迈着沉重的脚步。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手拿锡箔、有的手提香和蜡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缓缓走到奶奶墓碑前,放好供品和奶奶爱吃的食品:水果、蛋糕、青团、豆沙包、红烧肉……我们眼含泪花,轻轻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们来看您了,您的恩情,我们永远铭记。我们一切都好,您尽管放心。”锡箔点燃后的烟朝我们站的地方飘来,此时,对奶奶的思念一幕幕清晰地在脑海里浮现,晃如昨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您没有走远,您的模样,我记得清清楚楚,慈祥的笑容里充满着对孙辈们的关爱,您对每个人都非常友好和亲切,是一个温柔能干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天清晨,总有您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我们的孩提时代,您为我们烧好泡饭、买好油条、做好葱花面衣饼,让孙辈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上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放学到家后,奶奶把炒麦粉调成糊状放些白砂糖给我们吃,这美味真的胜过芝麻糊,小盆子里还放上一些爆米花,是妥妥的下午茶,奶奶对孙辈的爱涓涓流淌在我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端午节,奶奶在家里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品种多多,有豆沙粽、有赤豆粽、有肉粽……我喜欢吃肉粽,嫩嫩的五花肉咸中带甜是无锡家乡的味儿,那一丝丝的肥肉滑入喉咙时的瞬间的美味至今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代的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自己做月饼,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麦饼。奶奶做麦饼放了油酥,一口咬下去脆脆的,有咸的、有甜的,合用厨房里不仅散发着几户人家的麦饼香味,更有邻居们互递麦饼的欢乐,中秋邻里情的氛围还储存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 奶奶:我想你啦!想起冬天,是您给我们做棉衣,还有棉袄罩衫,都是您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您还在灯光下做着针线活,您的手指被针扎痛不知多少次,从来不哼一声。这真是:奶奶手中线,孙辈身上衣呀。记得棉袄罩衫总有二个大口袋,这是我的最爱。过年了,口袋大,可以多盛放糖果呀,奶奶最知我的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儿子出生时,奶奶已九十高龄,您的一双灵巧的双手还能为第四代宝宝缝制衣服、宝宝被、虎头鞋……至今忘不了,真的好感动。奶奶:感恩有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给我们几个孙辈们做的布底棉鞋、布底搭扣单鞋,穿在脚上舒服极了。我是穿着奶奶的的鞋子学走路、穿着奶奶做的鞋子去上学。是奶奶陪我们慢慢长大,但我爱的人却在慢慢变老。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您百岁时驾鹤西去,我们哭着想把您挽留,我们对您有太多的不舍,我们还有太多的知心话儿要给您说……清明节到了,我的泪珠已不由自主地滴落在手机荧屏上,还是写不完您对孙辈们的疼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