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之旅(九)‍——罗布人村 最后的原始部落

吴艳芬

<p class="ql-block">  对于很多人来说,秋天或许是寂寥与萧瑟的象征,库尔勒也不例外。车子在戈壁公路上疾驰,窗外是单调的灰黄,偶有几株胡杨掠过,干枯的枝桠伸向天空,处处散发着原始旷远苍茫的气息。我们今天行程目的地是罗布人村寨。去寻找那片隐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罗布人村寨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着大片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胡杨林,秋色极美。村寨只有20余户人家,他们崇拜太阳、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村里还活跃着一群百岁老人,个个硬朗健硕。据说罗布人饮食多以罗布麻茶、玉米和鱼肉为主,虽然简单却营养丰富,加上无污染的水土环境,成为他们长寿的秘诀。</p><p class="ql-block"> 罗布人部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塔里木河从这里蜿蜒流过。一座土桥横跨塔里木河,桥体木质与麻绳构成,走上去便晃晃悠悠。桥下河水浑浊,挟着泥沙,急匆匆地向东流去。远处沙漠起伏,沙丘如凝固的波浪,一直延伸到天边。我踱到河边,见一独木船漂在罗布湖上,船里蹲着个老人,正摆弄渔网。湖水浑浊,不知有何鱼可捕。老人见我看他,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又低头忙他的去了。岸边几只黑天鹅扑腾翅膀,搅起一阵水花,大约是对人们进入村寨的一种表示罢了。</p> <p class="ql-block">  罗布人逐水而居,不食五谷。他们以捕鱼为生。塔里木河中的鱼儿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用简陋的渔具,展现出高超的捕鱼技巧。在清澈的河水中,他们矫健的身姿与灵动的鱼儿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罗布人的房屋也别具特色,用胡杨木和红柳枝搭建而成,简单而实用。这些房屋虽然简陋,却能抵御风沙的侵袭,为他们提供了温暖的庇护所。屋内的布置简单而温馨,展示着他们朴素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还飘着香烟香气,罗布人用红柳枝将整条鱼串起来慢慢薰烤,只在外面撒一点盐,吃这么原始的烤鱼是人生的第一次,味道很鲜美!还有罗布人烤全羊,这里的罗布羊是吃着野生的甘草和罗布麻长大的,罗布泊羊肉是新疆羊肉中的上品,特别是六个月左右的罗布羊羔肉做成的烤全羊最是新疆风味一绝。</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胡杨景致自然独特,一株、一排、一片,或孤傲于水中,或顽强在沙里,或挺拔于路旁。色彩斑斓与多姿柔美,干枯的茎干,沧桑中透露着神韵,枯萎里传递着顽强,成为大漠孤烟、生命抗争的典型符号。这秋季胡杨林的金黄色景观,更强化了其"千年守望"的浪漫想象。</p> <p class="ql-block">  归途中,我一直在想那些罗布人的脸,他们的皱纹里刻着风沙,也刻着满足。在这荒凉之地,他们世代居住,捕鱼、跳舞、烤鱼,似乎别无他求。而我们这些匆匆过客,带着猎奇的目光而来,又带着满腹的感慨而去,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湖面上的一阵微风罢了。终究,他们活他们的,我们看我们的。(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