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至的山多水多,文化底蕴也深厚。这里有楼观台,仙游寺,老子在这里说道德经,白居易在这里写了《长恨歌》,也出了李二曲这样的关学大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日,与三五好友赴周至游山水,也前往拜访了老同学王宏彦。他是我们在西安上学时的老班长,多年来对收藏奇石情有独钟,几乎跑遍了终南山的峪河,和关中,乃至天南地北的河流。春夏秋冬,乐此不疲,也乐在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个老同学家里,石头似乎成为了主角。门厅,院子,房间里,后院中,一堆堆形态各异的石头堆积如山,一排排色彩斑斓的石头摆布如河。有牛羊之大者,也有鹅卵之小者,有如诗如画者,也有肖人肖文者。那些活灵活现的山水、人物、花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一种神性语言的艺术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别是那些摆放在博古架和后院展示柜中的石头,构图丰富有趣,神情多姿多态,每一块石头似乎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些生动逼真的石头,是大自然“聚精会神”的杰作,也是千万年岁月沉淀凝结的人类精神舞蹈和烟火生活重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些林林总总、琳琅满目的“庞大存在”中徘徊,同行的朋友都在手摹心悟着其中的写意抽象和意味意趣。“福”字石和“中”字石位于院子的中央,在感受着这种生命的永恒与宁静的美好的同时,我们也如同漫步在一种浪漫而现实的“幸福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块巨大的黄河石置放在一方木质底座上,但见其眉骨突出,色泽温润且富有质感,这是老同学的“镇馆之宝”,是一尊“蓝田猿人”头像,也是人类的老祖先。另两块棕白、棕褐相间的石头,或长髯飘胸,或庄严静穆,如孔丘?老子?抑或是现代的于胡子?如菩提树下的释祖?低眉慈善的观音?抑或是一个沉思中的智者?安静优雅的妇人?大自然赋予了这些石头以生命与灵魂,也为人们埋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万年的石头会说话,每一块石头不仅蕴含着其独有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因</span>“石”与“时”之音相谐,人们还常用“石来运转”寓意好运和积极的变化即将到来。</p><p class="ql-block">石头源于山河大地,承载着天地之精华和坚实而稳固的能量,也是“坚如磐石”“稳如磐石”的精神象征。在民间,人们还把“石敢当”作为一种神灵树立在门口,以抵御外界之煞邪,护佑家庭之平安。石头还被认为具有收水聚财的作用,在庭院中摆放石头,同样寄寓着主人对家族兴旺、繁荣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石头本身的这种天然线条、色彩、造型,和由此带来的审美冲击力、感染力,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信仰担当,可能都是这位47年前的老同学,之所以一辈子喜爱石头,不辞千里万里,搜集收藏了千万块奇石的原因吧。当然,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人文情怀、人生态度和生活品质:</p><p class="ql-block">一一在平凡的世界中竭力发现这个世界存在的非凡之美,在无意义的人生中积极寻求一种有趣味的生活,在如梦如幻的生命中把自己的生命写在石头上,这可能就是我的老同学,连同他的那些石头最想要说的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