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携带“巨款”去出差外调

白河

<p class="ql-block">1965年秋,我们空军技术学院的部分干部、学员参加了陕西省渭南农村社教工作团,在渭南地区进行农村社教锻炼。我们102班的干部和学员在双王人民公社参加农村社教。</p><p class="ql-block">9月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去陕西楊凌西北农学院出差外调一宗与罗刘大隊干部有关的案子。我同时带上了大队原党支书刘怀信一起 去。接到任务后我在双王社教工作队开好介绍信借了差旅费,然后去见我们班带队的岳尧指导员。岳指导员听了我出差的准备工作后说,你回学校将咱们班的工资,津贴,生活费和粮票领回来。又嘱咐我了出差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从渭南火车站乘车途经西安到了学院驻地三原县城。我将刘怀信安排在三原县委招待所住下后说,你先住在这儿下午我还另有任务,明天上午回来再一起去西北农学院。由于那时保密工作做得好,社教驻地渭南老乡们根本不知道我们部队在哪里,更不知道我们还是军校学员。而刘 怀信 更不知道我们学院就在三原这儿了。</p><p class="ql-block">午饭后我回到学院找到我们系的后勤处鲍处长从财务科领回了三千多元现款和粮票。鲍处长说,今晚你就住我这屋吧,我回老营房家属院住。哇,有生以来第一次盖上鲍处长的大红苏州被面被子,真爽!</p><p class="ql-block">我将三千多元钱和粮票用报纸梱好,方方正正的足足有四本毛泽东选集那么厚那么大放在军用挎包里。三千多元大部分是五角贰角一角的,便于生活使用。这可是一笔“巨款”啊,相当于现在近三十万元了吧!</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我带着“巨款"到三原后同刘 怀信 一起乘汽车到了楊凌西北农学院,住在学院招待所。七天来我无论工作或休息昼夜挎包从不离身。一次中午在农学院食堂吃饭时,学院一干部说,吃饭还背个挎包?我说,在部队习惯了,挎包不离身,随时学习!</p><p class="ql-block">在西北农学院七天,顺利完成外调任务后,我们乘汽车到了西安。当天晚上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的空军招待所。我将挎包存放在登记处时一服务员说,这可是半年来第一次见到存放有这么多的钱!当晚我放心的美美的睡了一个十天来从未有过的安生觉!</p><p class="ql-block">十天后,我带着外调材料和这笔“巨款"安全顺利地返回双王社教工作队。我将外调材料交给工作队,将钱和粮票分文不少的交给岳指导员后长长舒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今天想来携带那么多现金和粮票外出真是有点晕!大概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吧!恐怕也得益於那时候治安环境好吧!</p><p class="ql-block">2025.4.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六十年代的现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