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辈中只有父亲和三姑兄妹两个。小时候,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好奇:“大姑和二姑呢”?后来,母亲告诉我,大姑和二姑年轻时因病去世了,就连她也没有见过。这种遗憾和缺失让我对父亲和三姑的感情更加深厚。然而,父亲在我初中刚毕业时也因病离世,父辈中只剩下三姑了。因此,我对三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毕竟她是父辈中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我经常去三姑家玩。那时,她家里有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那是我们那个年代少有的奢侈品。每到晚上,我总会赖在三姑家看电视,有时候看到晚上十一点多还不想回家。那台电视机不仅承载了我的童年回忆,也让我与三姑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三姑总是笑着让我早点回去,明天还要上学。但每次都会多留我一会儿,仿佛也舍不得我离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姑家的生活简单而温暖。她总是忙忙碌碌,为家人准备饭菜,为邻里帮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三姑用她的勤劳和善良为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记得有一次,三姑给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上面还撒了些葱花。那碗面条的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亲情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记得我六七岁的小时候,物质条件匮乏,卫生条件也不好,每家每户喝的都是生水,井水或者河水。那时候,小孩子胃里长虫子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就觉得胃里不舒服,吃点饭就吐了,而且还吐出了一根长长的虫子。这可把母亲吓坏了,赶紧去药店买了打虫药让我吃。吃了药之后,我就胃里难受,容不下一点点东西,开始呕吐,心里也特别烦。父母亲和表叔王玲小利用土办法,把肥皂水稀释在盆子里,然后用针管打进去,说是洗肠子,这样肚子里的虫子受到刺激会爬出来一两条。这样反复弄了好几天,但还是没有彻底治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几天后,姥姥从乡下过来了,父亲也在。父亲和姥姥聊起了我的情况。姥姥摸了摸我的小肚子,说:“我摸到胃里有个硬硬的东西,赶快到医院检查一下吧!”父亲立刻背起我,赶到了县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确诊是肠梗阻,肠子被虫子结死了。随后就开始输液,到了第二天,终于疏通了。大便下来的时候,满肠子都是虫子,那些虫子拧成了一团,就像麻绳拧在一起。父亲不嫌脏,用纸帮衬我拉了出来,我终于康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姑知道了这件事,因为三姑在井坪完小任课,还是班主任,工作忙责任心极强,就委托比我大七岁的大表姐送来了一包动物饼干。那时候,这点东西对我来说就是最高的奢望了。但那时候的三姑,虽然家境好,也不是多富有,这一包动物饼干承载着满满的亲情和关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记得我刚读井坪完小的时候,父亲工作繁忙,大姐便领着我去报名。我拘谨地跟在大姐后面,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一年级新生招生办公室。一抬头,就看到了三姑慈祥温和的笑容。报名老师问:“叫啥名字?”大姐回答道:“杨小文。”就这一句被三姑听到了,她马上说道:“不对,这是我的侄儿,叫杨博文,是他爷爷给起的名字。”可能姐姐们包括表姐表弟的名字里带有“小”字,姐姐就这样随口说出了,而我也不曾纠正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我对三姑的印象特别深刻。她总是那么亲切,好像能一眼看穿我的小心思。记得那天,她拉着我的手,仔细地帮我填写报名表,还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办公室里的光线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三姑的脸上,让她看起来更加和蔼可亲。我虽然年纪尚小,但能感受到三姑对我的关心和期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我才知道,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我的名字“博文”是爷爷精心挑选的,背后蕴藏着爷爷对我的深深期望和祝福哦!承载了爷爷对我深厚的情感。“博”字寓意博闻强识,他期望我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学识渊博;而“文”字则希望我不仅学业有成,更能文采飞扬,成为有才华、有文化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爷爷给我取名“博文”,是希望我能够学识渊博。而大姐用的小名“小文”,则更多是一种日常的亲昵。这两种称呼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每当想起那天的情景,我都会觉得温暖而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忆中的三姑和三姑父虽然都是公职人员,但家里也有五口人,按我们的标准来看,他们的家境算是富裕的了。我们家里包括奶奶在内有七口人,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生活自然贫困很多。不过,三姑对我们家的帮助不少,她总是把家里省吃俭用的东西或者衣服拿来给我们穿。这些衣物虽然旧了,但对我们来说却像是新衣服一样珍贵。更让我难忘的是,爷爷奶奶去世后,连他们的棺材都是三姑和三姑父帮忙买的。这种无私的帮助,让我一直铭记在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理解和知道了三姑和三姑父的不易。他们虽然生活条件比我们好一些,但也有自己的压力和困难。然而,他们从未因此减少对我们的帮助。相反,他们总是用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用一种无私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这种精神,让我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感恩和付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渐进花甲之年的我,深深感受到三姑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她不仅是父辈中唯一的亲人,更是我了解家族历史的桥梁。通过三姑,我聆听到了许多关于父亲和大姑、二姑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更加珍惜与三姑的每一次相聚。虽然父亲已经不在了,但三姑的存在让我依然能够感受到父辈的温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三姑也渐渐老了,但她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乐观和坚强。每次见到她,她都会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关心我的生活和工作。我深知,三姑对我的爱是无私的,她希望我能够过得幸福快乐。而我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多陪伴三姑,让她感受到来自晚辈的关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辈的故事虽然有些已经随风而逝,但三姑的存在让我能够继续追寻那些记忆中的片段。她不仅是我的亲人,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与三姑一起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让这份亲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深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