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跳舞小人儿——花山岩画

言诗(拒私聊)

<p class="ql-block"><b>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西北约25公里的明江畔,是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岩画遗址。(花山,壮语称为岜莱,即画得花花绿绿的山)</b></p> <p class="ql-block"><b>2016年7月15日,花山岩画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花山岩画的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b></p> <p class="ql-block"><b>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花山岩画群的核心部分。目前尚存图像1951个,是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b></p> <p class="ql-block"><b>这些岩画是由战国时期至东汉时期的壮族先民骆越人所绘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们在这座海拔345米的悬崖峭壁上留下了大量画作。</b></p> <p class="ql-block"><b>左江花山岩画,在明江东岸,画面临江,高44米,宽170米,古人把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胶着剂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蘸上,在天然崖壁上直接刷绘出这些神奇的壁画。</b></p> <p class="ql-block"><b>左江花山岩画的一组组图像大体上看似乎一样,细看之下又各有不同。骆越人相信万物有灵,因而祭祀的内容是广泛的,岩画中不同的画面记录了不同的祭祀活动。例如:鬼神祭、河神祭、田(地)神祭、铜鼓祭、祈求胜利。此外,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崖壁上绘制岩画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祭祀活动。</b></p> <p class="ql-block"><b>在祭祀活动中,参加祭祀的成员在其首领祭师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铜鼓乐,击节起舞,绘制岩画,祈求神灵庇佑。</b></p> <p class="ql-block"><b>岩画中描绘的场景多样,既有头戴冠冕的骆越王、戴面具的巫师,也有蒙面的将军、怀孕的王妃等,显示了骆越人的社会层级和宗教仪式。</b></p> <p class="ql-block"><b>岩画以赭红色颜料绘制,内容丰富,包括人物、动物、器物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壮族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信仰。</b></p> <p class="ql-block"><b>然而,花山岩画也面临着一些保护挑战,如风化、裂隙、溶蚀等自然病害,以及强光照射和生物积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观看着如此珍贵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岩画,也担忧着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它们保护保存下去…</b></p> <p class="ql-block"><b>花山岩画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本地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桥梁。它的保护和研究对于传承和发扬有关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看着祖先留下的如此伟大的艺术作品,自豪的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走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们一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去看花山岩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