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镜头下的意外馈赠一“飞鸟拉烟”术语的诞生

刘卫东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事:镜头下的意外馈赠——"飞鸟拉烟"术语的诞生</p><p class="ql-block">早在2016年的一次白鹭捕鱼的拍摄活动中,我就开始学习运用慢门拍摄飞鸟。但是,由于对慢门追随拍摄的技巧掌握欠缺,即使采用1/60秒的快门, 成功率却还很低。听同行影友介绍,某摄影大师运用1/13秒的慢门追随拍摄飞翔中的白鹭,连眼睛都很清楚。听者有意,此后,我发挥自己性格中“执着”的特质,开始并坚持将慢门拍摄,当做学习摄影的重点,不拍出佳品绝不罢休。</p><p class="ql-block">2017年买了一张广州长隆飞鸟乐园的年卡,只要一有空,就去练习慢门追随拍飞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练成可以手持相机采用1/10秒的慢门,清晰地拍出动感十足的飞鸟。</p><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我被一张三门峡水库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带有“拖尾”的天鹅慢门摄影作品所吸引,于是开始探索及研究这种慢门摇摄飞鸟的技巧。当时正好珠海航展开幕,影友约我去拍“飞机拉烟”,我回答说,我在广州飞鸟乐园拍“飞鸟拉烟”。</p><p class="ql-block">通过不断的探索,屡败屡战,绝不气馁。终于拍出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飞鸟拉烟”系列作品,并且,还能采用不同的摇摄技巧与手法,拍出了飞鸟在空中模拟飞机表演的各种动作的作品,如“巡航”、“爬升”、“俯冲”、“翻跟斗”、“转弯”、“落叶飘机动”等等,给人美轮美奂、妙不可言的艺术享受。</p><p class="ql-block">为了让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能够了解、分享、学习拍摄飞鸟拉烟的乐趣,我将拍摄“飞鸟拉烟”的经验体会,写成稿件,投给《中国摄影报》,该报于2019年2月1日第7版全文刊登了我的文章(图一)。</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不是第一个将慢门摇摄技术运用到鸟类摄影上,但是我却在不经意中,为摄影界发明了一个新术语-“飞鸟拉烟”,并得到了《中国摄影报》的正式认可。回望来路,最珍贵的或许不是创造了什么术语,而是在追逐光影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kimiai提取的图中文字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鸟拉拉烟”,飘渺虚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所喜欢拍摄的对象,多数摄影爱好者通常采用高速快门,捕捉清晰定格的飞鸟画面,或者采用比较慢的快门速度,追随拍摄具有动感的飞鸟画面。采用慢门追随拍摄飞鸟,其技术难度,比高速快门拍摄清晰定格的飞鸟的难度大多了,本文所介绍“飞鸟拉烟”其难度比慢门追随拍飞鸟难度更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是“飞鸟拉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鸟拉烟”就是采用特殊的摄影技巧,将飞鸟拍出“飞机拉烟”的效果的这类作品,可以称其为“飞鸟拉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张成功的“飞鸟拉烟”摄影作品,画面上除了能够把飞鸟的形态拍清楚以外,飞鸟后面还要有一道道虚幻缥缈的“拉烟”轨迹。此外,通过运用不同的摄影技巧与手法,可以拍出飞鸟在空中“巡航”、“爬升”、“俯冲”以及“转弯”、“飘移”等各种效果,给人美轮美奂、妙不可言的艺术享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鸟拉烟”的拍摄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飞鸟拉烟”必须采用“超慢门追随拍摄”、“摇机拍摄”以及“抖机拍摄”等多种摄影技巧和手法,以下作简要阐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拍好“飞鸟拉烟”,首先要了解作品中飞鸟的“烟轨”是怎么形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漂亮的“烟轨”,其实是采用“超慢门”快速“摇摄”,将飞鸟的身影形成一道道“烟轨”,呈现在我们所拍的照片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飞鸟拉烟”,首先要将相机设置为“速度优先”。要拉出长长的“烟轨”,快门速度一定要够“慢”。笔者在拍摄实践中发现,最佳快门速度为1/3秒或1/4秒。快于1/6秒,不够时间拉出“烟轨”;慢于1/2秒,很难把鸟的形态拍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设置1/4秒的快门速度拍摄“飞鸟拉烟”,锁定目标按下快门后,要在短短的1/4秒时间内,分两步完成拍摄。即按下快门后,要用其中的一半时间或1/3秒,对飞鸟进行“追随拍摄”,保证画面上有清晰的飞鸟形态;另一半的时间迅速“摇摄拉烟”,“摇摄拉烟”的速度必须快于飞鸟飞行的速度,才能保证画面上出现美妙的烟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把握“摇摄”的方向,非常重要。你要拍飞鸟水平“巡航”,即“烟轨”在飞鸟的后方,必须迅速向飞鸟飞行前方“摇机”;如果你要拍飞鸟“拉升”,“烟轨”在飞鸟的下方,则迅速向鸟头前上方“摇机”;相反,你如果想拍摄飞鸟“俯冲”,即“烟轨”在飞鸟的上方,则迅速向鸟头的前下方“摇机”。如果你想拍出飞鸟转弯或者其他的特技效果,按下快门,追焦一焦时间后,迅速轻微“抖动”相机,画面中的“飞鸟拉烟”就会呈现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功拍摄“飞鸟拉烟”还有三大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拍摄“飞鸟拉烟”画面的背景选择非常重要,最好是选择背光的大片树林为背景。否则,光斑杂乱严重影响“拉烟”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晴天比阴天好,采用“评价测光”比采用“点测光”好,不要害怕飞鸟会“过曝”,反差大一点“拉烟”效果更明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三,必须选择体形较大,羽毛颜色较浅的飞禽,比如白天鹅、白鹭、白鹤以及白鹈鹕等禽鸟。体形较大的飞禽,飞行速度相对较慢,容易追焦,羽毛颜色浅的鸟,与暗背景反差大,“拉烟”容易出效果。体型较小的雀鸟类,不容易捕捉对焦,很难拍摄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刊于《中国摄影报》2019.2.1第7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