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美篇号:168172814</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文字/图片/编辑:吉祥彩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生最大的悲恸,莫过于与至亲的永别。2022年4月6日,我的母亲走完了她90载的人生旅程。三年来,每当思念母亲,我的心便隐隐作痛,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宛如昨日。今天,我深情缅怀勤劳朴实、崇德行善、热心助人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写下这篇文章。每当回忆起与母亲几十年的过往,那无尽的幽思便涌上心头,往事历历在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1932年出生于黑龙江五常的一个中医世家。姥爷和姥姥思想开明,在家庭不富裕的情况下,坚持供女儿读书。这不仅为母亲后来到市里参加工作提供了可能,也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母亲曾是村上的妇女干部,积极参加土改,表现突出,被选送至吉林市委干部培训班,从此改写了她的人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这是母亲在吉林市委干部培训班学习时与学员的合影(前左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追求真爱的婚姻。1954年,她与父亲结婚,没有仪式,只是在单位宿舍将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各带着行李便算是成家了。她从未对此有过怨言,他们共同走过相濡以沫55个春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善解人意,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妹三个孩子。每次生产时,父亲都因工作原因未能在她身边照顾。生下弟弟两个月后,父亲才回来。然而,每当提起这些事,母亲从未抱怨,反而说父亲工作繁忙,也没办法。这是母亲对父亲质朴的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父母年轻时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6年,父亲在工作中遭受打击“靠边站”,情绪低落对母亲说:“自己一心为党工作,怎么有这么多不实之词?”母亲劝慰他说:“我相信你是为党工作的好干部。即使不做官,我们也要好好地生活,把孩子带大。”在父亲经受人生风雨考验时,母亲的安慰和鼓励,让他感受到生活中有爱有希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后,父亲被安排到吉林省敦化青沟“五七”干校下放劳动。那时我们兄妹尚小,母亲默默独自地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克服了诸多困难。她知道父亲在干校辛苦,每次写信时,总是报喜不报忧,从不提及家中的困难,以免他牵挂。母亲一往情深地在期盼中等待着丈夫早日归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这是我与父母最早的一张图片。1968年,我们全家与亲属在吉林市江南公园。(后左为母亲,右为父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离世早于母亲13年。他晚年患病时,是母亲精心照顾他10多年。母亲总是挽着父亲散步,为他做可口的饭菜,看护他打针吃药。父亲有幸享受着母亲悉心的照料,倍感幸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1996年父母在吉林市江南公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的爱,则如同涓涓细流,无微不至地滋润和引领着我们的成长。我小的时候,她经常对我说:“做人要善良,多做好事。”一次,哥哥在学校附近捡到一件新的蚕丝棉袄,那时这件衣物差不多是一个普通人半个多月的工资。母亲带着他交给老师,物归失主,学校表扬了哥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还潜移默化地进行尊老敬老的熏陶。姥姥和奶奶分别与我们生活了十几年,家中做好吃的,总要先给长辈,然后再给我们,让我们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好习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018年我与母亲在吉林市北山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为子女倾注了无尽温暖的慈爱。那时她白天工作,下班后回家洗衣做饭,晚上还要给我们兄妹做衣服。一次她为了我开学能穿上新毛衣,一针一线地织到天明,灯光下母亲在编织着对女儿的爱。记得小时候我出麻疹,好几天不愿吃东西。她给我煮大米粥和鸡蛋,特别是那鸡蛋青沾着酱油真好吃。回想起来那是我吃的最香的粥和鸡蛋。几十年过去了,那顿饭我记忆犹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05年父母与我们兄妹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性格温和,实在厚道,心地善良,常怀恻隐之心,友善待人。母亲经常向我灌输她的为人之道:“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亏欠别人。”亲戚求助时,母亲总是宁愿自己节俭,也会热心相助。上世纪60年代,刚流行尼龙袜,我很喜欢,几次想买。母亲不同意说:“亲戚生活遇到困难必须帮。你有袜穿,不是必须要买呀。”亲朋好友都敬佩母亲的为人。母亲的教诲和言行,影响着我的人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家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合影(作者后左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能有所作为,她总是叮嘱我要把工作干好。1985年母亲得知我考入党校党政干部专修班脱产学习的消息,高兴的手捧着我的入学通知书笑得合不拢嘴。还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晚上家人欢声笑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06年父母在吉林市松花江畔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感恩母亲不顾年迈,边照顾生病的父亲,又帮我带年幼的孩子。我结婚十几年,37岁才生了大女儿。姥姥非常疼爱这个孩子。她看到请的保姆看孩子不用心,执意要帮我带。有件事我终生难忘:那是女儿2岁多的一个夏天,孩子哭闹不止我打了她。母亲进屋不由分说照着我的腿就是一巴掌,瞬间红掌印在腿上泛起。我从小都没有挨过她的打,这一下她可是用力了。母亲见状,也有些心疼地说:“谁让你打孩子!”我苦笑着说:“老妈,我不也是您的孩子吗?”母亲会心地笑了。她笑的是那样灿烂,永远笑在我的心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20年我们兄妹与母亲在吉林市北山公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更让我感动的是,在两个孩子未成年时,丈夫病故,我要一个人供两个孩子读书。在我人生陷入困境时,是母亲用瘦弱的身躯,为我撑起一片天。她鼓励我要有信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并资助她们读书。两个女儿也不辜负姥姥的期望,都读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并出国留学,这也是对姥姥最大的感恩回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19年的母亲在看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朴素的衣着,从不奢求。父亲是离休干部,他们收入也可以。即使生活条件好,她还是吃穿用的能省则省。有时候我为她买的新衣服,她也舍不得穿,说穿旧的在家里随便。我就悄悄地把旧衣服藏起来或处理掉,“迫使”她穿新的。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我为她买的好多衣物还都带着标签。母亲,您一生总想着他人,对自己生活这样的节俭甚至苛刻,让我心酸。这也许是她那个年的代人,经历困难时期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喜欢看书学习。80多岁还抄写名言名句,她还去新华书店买《增广贤文》和《明贤集》等书籍。工作人员见她这般年纪,都向她投去敬重的目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019年母亲在深圳弟弟家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晚年因骨折不能行走,医生说:“她这个年龄段骨折,能挺过四个月都是一关。”我与哥哥精心并耐心看护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端屎倒尿。我每天洗的衣物就是一大盆,精心照料她一年半的时间。虽然照顾卧床不起的老人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再多的付出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弟弟远在深圳,他回来曾两次遇母亲意外摔倒,使母亲得到及时就医,挽救了生命。父亲离世,母亲一生钟爱的伴侣走了,她精神恍惚。弟弟就把她带到深圳,陪着她欣赏繁华都市的风光,缓解了母亲抑郁的心情。作为子女,我们没有留下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19年母亲与儿子和儿媳在深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孝敬而再无期。父母老了,你一定要记着,要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母亲,不知道人生有没有来世,如果有,我一定会更好地孝敬您!您为子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让我刻骨铭心永志不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我已白发,也想我的妈,再喊一声娘,谁人来应答。我祈愿母亲能经常托梦给我,祈愿在梦里与母亲常相伴。永远深情怀念我的母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