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你是如此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亲爱我亲爱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对你一见钟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当我看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的心变得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曲《阿拉木图之夜》的歌曲如天籁之音,清甜入耳,把我带到这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神奇城市,这也是中国清朝的故土难离的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全球绿化最好、绿化率最高(大于70%)的城市,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和谐共生,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中国通往中亚和西亚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离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仅200多公里,开车不到3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三面环山,风景如画的城市,位于天山北麓外阿穆山的脚下,无论走到这座城市哪一条街道上,抬头都能看到十几公里外那一座座终年不化的雪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4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十分静谧和休闲的城市,群山环绕的雪山为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丰富的油气资源收入让这座城市的居民小富即安,悠然自得,与世无争,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花园式的城市,雪山慢慢融化的雪水聚成涓涓细流,汇集成数十条河流,叮咚叮咚,浅浅沥沥,潺潺穿城而过,滋润的芳草如茵,绿树成荫,浇溉的繁花似锦,满园芬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清朝时期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城市,归属伊犁将军管辖。清未国家腐败孱弱,被嗜血成性的沙俄割让出去,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痛心疾首的国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城市就是阿拉木图,人口150余万,1929~1997年为哈萨克斯坦的首都,直到现在仍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萨克斯坦领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占地球陆地面积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是一部命运多舛、倍受蹂躏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766年,哈萨克斯坦为突厥部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8世纪下半叶,南部被阿拉伯帝国和萨曼王朝侵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9~12世纪加入乌古斯、黑汗、钦察等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2世纪后半叶遭契丹(西辽)入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3世纪被蒙古帝国征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6世纪初,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7世纪中亚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强大的游牧国家一一准噶尔汗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730~1735年中玉兹、小玉兹加入沙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757大玉兹被准噶尔汗国吞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世纪中叶,大清帝国灭掉准噶尔汗国,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归属大清帝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64年沙俄强占巴尔喀湖以东的大清帝国土地,至此哈萨克大部分归属沙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建哈萨克苏维埃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6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1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7年首都从阿拉木图迁都至阿斯塔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6月18日上午笔者参观完世界第二美丽壮观的恰伦大峡谷,并发布了《千仞嶙峋,恰伦大峡谷》。该峡谷属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管辖,离州府阿拉木图2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19~20日,笔者随北京纵横四海旅行团一行16人来到了这座风光旖旎的城市,开始了梦魅以求的阿拉木图探奇之旅。</p> 麦迪奥风景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迪奥景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外伊犁山麓阿拉套山上,距阿拉木图25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乘索道可直达海拔1691米的麦迪奥山观景平台,从观景平台可俯瞰阿拉木图城市全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滑雪胜地琴布拉克位于横贯伊犁阿拉套山的风景如画的峡谷里,海拔2260米以上,乘第二段索道可直达山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迪奥景区拥有亚洲最大的滑雪场,滑雪场面积达1.05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奇瑞汽车巨型广告牌位于麦迪奥景区索道站附近,乘坐索道缆车往返景区时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奇瑞汽车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国产汽车品牌,在异国他乡看见奇瑞汽车广告倍感亲切,为之骄傲不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迪奥景区夏季平均气温摄氏20度左右,是阿拉木图最富盛名的避暑胜地,每逢夏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戴貉皮帽,穿狐皮衣,与草原雄鹰合影是哈萨克民族的传统习俗,吸引不少游客阖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麦迪奥景区观景平台,眼望这一片绿草如茵,水资源十分丰沛的土地,不仅让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是他不畏高龄,抬着棺椁进军新疆,是他拳拳爱国,能征善战,一举收复了伊犁河谷(俗称内伊犁),挫败了沙俄吞并整个伊犁河谷的贪婪欲望。而外伊犁(含阿拉木图等地)这一片美丽富饶的十余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却永远离开了祖国,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殇。</p> 科克托别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克托别山位于阿拉木图东南部,乘索道可直达海拔1070米的山顶,是离市区最近的山顶观景平台和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上建有阿拉木图电视塔,塔高达372米,电视信号可覆盖80~190公里的地域,电视塔为阿拉木图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科克托别山顶,一边观赏风景如画的城市风光,远山如黛,白雪皑皑,绿树葱笼,掩映着城中建筑;一边尽情享受着清爽的山风,夏日炎炎的感觉顿时烟消云散,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儿童乐园和文体设施,如摩天轮、小型爬行和两栖动物园、转盘、攀岩、跳高、射箭、射击比赛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境外游客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东国家,这些国家夏日炎炎,酷暑难耐,气温常达摄氏40度以上。科克托别山顶的白天温度摄氏20度左右,阿拉木图市区白天温度摄氏30度以下,被南亚和西亚以及中东国家称为“避暑天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克托别山是阿拉木图的“王者之景”,凡是夏日来阿拉木图的境外旅客,不分男女老少,几乎没有一个不去这座山峰观览风景和避暑消夏的。</p> 第一总统公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总统公园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1年公园开建时,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还在公园里种植了橡树。阿拉木图市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和谐之旅”第一站,2008年4月2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起跑仪式上展示,并作为第一棒火炬手参加接力。这一天,阿拉木图所有中、小学放假一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总统公园南北长达1500米,占地73公顷,以草地和植物为主,是阿拉木图最大的公共公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建于2001年,历经十年时间,2011年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大门高达19.5米,是世界上最宏大、最雄伟、最洋气的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总统公园大门前的喷泉是阿拉木图最大的喷泉,也是公园的主景之一,由5个圆盘组成,不同层次的圆盘直径分别为13.5米、35米、48米、53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逢周未和节假日,音乐齐鸣,喷泉齐放,灯光璀璨,水雾朦胧,宛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让人醉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栽培各种植物数千种,绿草如茵,绿树葱笼,鸟语花香,繁花似锦,松鼠蹦跳,野鸡觅食,宛如仙境。</p> 旧总统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旧总统位于独立广场对面,仅隔一条马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9~1997年期间为哈萨克斯坦总统府,现为阿拉木图市政厅,建筑规制与莫斯科国会大厦(白宫)十分相似,全部用白色大理石镶嵌外墙,雄伟壮观。</p> 独立广场(独立纪念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立纪念碑建于1999年,位于独立广场中央,高28米,纪念1991年哈萨克斯坦从苏联体系中赢得独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立纪念碑顶部为一个高6米的金武士站在有翅膀的雪豹上的统治者,象征着哈萨克土地上的坚强的国家政权。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反映了哈萨克斯坦各个历史性时期的重大事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立纪念碑两旁屹立了四尊雕像,分别是国家的希望两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地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上的智者。</p> 冼星海纪念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0年冼星海去苏联辗转阿拉木图,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处境险困。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向冼星海伸出援助之手,给他提供食物,又一起进行创作和演出,结成深厚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星海随后去了苏联,不幸患重病,英年逝世于苏联。</p>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纪念潘菲洛夫师(哈萨克师)28勇士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英勇牺牲而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占地18公顷,设长明火、光荣纪念碑、军官之家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建于上世纪70年代,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英勇献身的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28位勇士(其中10名为阿拉木图人),战斗结束后,28名勇士全部授于苏联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师在苏德战争中,1.4万余人立战功,33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为军官之家,现为乐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6月22日早上9点,公园光荣纪念碑前正在举行新兵入役仪式,军乐团奏起雄壮有力的军歌,新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首长的检阅,场面十分庄重肃穆。</p> 升天大教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升天大教堂位于潘菲洛天-28勇士纪念公园北侧,是全世界第二高的木制东正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升天大教堂1903年奠基,1907年建成使用,苏联时期曾用作博物馆,哈萨克斯坦独立后,1997年重新作为东正教堂开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升天大教堂是阿拉木图沙皇时期为数不多的幸存重要建筑之一,也是一座让人过目难忘的重要建筑。糖果色的外表配搭上金光闪烁的圆顶与十字架。升天大教堂坐落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央,昂首耸立,倍加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二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内的圣像、雕刻、壁画、彩绘等由俄罗斯工匠制作,美仑美奂,巧夺天工,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教室作弥撒的市民多为老年人和女人,金发老人多为俄罗斯族,场面十分庄严肃穆,信徒十分虔诚贯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1年阿拉木图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整座城市90%的建筑痍为废墟。但木制结构的升天大教堂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傲视群雄,完好无损,堪称一绝。</p> 绿色巴扎市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绿色巴扎市场位于阿拉木图市中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阿拉木图专一进行农贸产品交易的最大市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1875年根据塞米巴拉金斯克商人的命令,在维尔尼建造了商场,各地商人纷纷留在那里,如今著名的绿色巴扎所处位置正是当时商场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绿色巴扎主要经常各类水果、干果、糕点、馕、食品、蔬菜、豆腐及豆制品、腌菜、牛羊鸡肉、马肠、调味品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肉类摊位占1/3以上,说明哈萨克斯坦是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无肉不欢。</p> 街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阿拉木图大街小巷上,抬头见到的公交车辆和旅游大巴,是清一色绿色中国宇通或金龙大巴,在其他中亚4个国家几乎所有公交车辆都是中国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部欧洲制造大巴可以买三部中国大巴,而且中国造大巴质量很好,性价比超强,实用耐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到两天的时间,我走过了阿拉木图的主要公园、知名建筑,饱尝了各样美食,收获满满,感触良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来了不想走的夏日避暑天堂,民风淳朴,满目绿色,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物美价廉,整洁干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你是如此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无法直视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的手也在颤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当我看见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的心变得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日落西山,残阳如血,金光泻满大地,笔者不得不踏上了返回酒店的归途。此时,情不自禁地再次哼起《阿拉木图之夜》这首歌,依依不舍之情溢出言表。也许,这种对阿拉木图的眷恋之情或多或少地凝聚在这一部《绿色之城阿拉木图》美篇里,忍俊不禁,倾吐为快,分享为乐,指正为盼。</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愿读者开卷有益,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共同提高,一起走向诗与远方的人生旅途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美友阿建赋诗,不出国门,一起分享阿拉木图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收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3张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