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润园开放

沟畔畔zhang

<p class="ql-block">昵称:沟畔畔zhang</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4018614</p><p class="ql-block">景点:天津润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移居天津几十载,曾无数次路过润园,虽然知道毛主席等几位国家大领导曾在此下榻,但因大门紧闭,不得观访。今日路过,见大门洞开,且有游人出入,原来可以预约参观了。可正值中午休息时间,讲解员都去吃饭休息,为不再错过机会,与馆长一番协商,手机付了门票,便开始独自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润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66号,始建于1931年,原为孙氏旧居,即孙多钰、孙震方旧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说此故居是由美国设计师设计,是一座西班牙风格的庭院式豪华别墅,占地面积3431平方米,建筑面积1917平方米。建筑主体为两层,局部三层,还有一片很可观的院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面说了故居主人之一的孙多钰,是孙家鼐的孙子,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喝过洋墨水。1923年曹锟任大总统时当过交通部次长。1924年辞职经办实业,执掌过通惠实业公司、中孚银行和上海阜丰面粉公司,是声名显赫的大资本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震方是孙家鼐的曾孙,但他没有孙多钰那么进取风光,喜欢交际,过花天酒地生活,在天津、上海建了几处豪宅,现在的润园便是他一手操持建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孙震方故居归天津市政府所有,名“和平宾馆”。1951年毛泽东主席来天津视察便下榻在这里;之后天津为纪念一代伟人,便把此处又更名为“润园”,“润”字取毛泽东同志的字“润之”中的润;有人说“润园”牌上的字是毛泽东主席的笔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也是毛泽东主席来津视察唯一一次住这样的宾馆,以后都是住马场道干部俱乐部内的市委招待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主楼,一层是1951年毛泽东主席下榻时居住的地方,有一间会客室,里面摆放着大沙发座椅,有落地灯,窗户挂着薄薄的纱帘。应该还保持着原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墙壁上挂两个玻璃相框,但不是在天津视察时拍照的,一张是主席1948年照,另一种是与儿子毛岸英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几张拍的是主席在润园的卧室,一张办公桌,两个沙发,一张大床。办公桌上有部红色老式电话,玻璃罩里有个烟灰缸,文字介绍是当年主席使用过的,如此重视,应该是“真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床上摆放着四摞书,是简装版的二十四史中的《资治通鉴》、《三国志》和《史记》,这些是主席爱翻阅的书籍。但这些简装本书籍应该不是主席当年翻阅的,如果主席当时真看过也应该是线装本,因为中华书局或中国书局1959年才开始出版这种简装本二十四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张照片应该是主席来津视察时进入润园的留影,看背景也像。从着装看也像是12月季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不只一次来天津视察,这张便是1958年8月12日视察天津市工业技术革命展览会的照片。当时展览会还未开幕,12日晚上8点到11点,主席由河北省省长刘子厚、天津市市长李耕涛陪同来到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宫天津市工业技术革命展览馆,观看了展览会准备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张是主席58年到天津大学视察的照片,我单位有位同事那时在隔壁的南开大学,说主席也去了南大,那次她还与主席握过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到二楼,是第一展室,展品所体现的是在党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引领下,新的天津创造出的一个个全国第一,同时也展示了一个主题:毛泽东主席与天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览前言中说,毛泽东同志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从天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和创造出的辉煌业绩也证实了这一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展出的是毛主席于1948年和1964年为代表共产党的天津党报《天津日报》两次题写报头,第二次题写的一直沿用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毛主席为河北省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题词,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一度归属于河北省,后来又独立出来恢复直辖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民公园前身是荣园,是津门盐商李春城在清同治二年建造的私家花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氏后人把它捐献给天津市政府,1951年7月1日更名“人民公园”,并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4年,时任人民公园主任的张学铭委托全国人大代表章士钊先生致函毛泽东同志为公园题字。同年9月19日,毛泽东主席复函并亲笔题写“人民公园"四个大字,这也是毛泽东同志亲笔为我国园林、公园题写的唯一园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面的照片,展示的是毛泽东主席多次来津视察期间,深入码头工厂、迈步田间地头、走进大学校园,考察工作,听取建议,作出指示,与干部群众面对面地沟通,心贴心交流,殷殷嘱托,为天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主席对天津的关注和温情,彰显一代伟人与海河儿女鱼水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张是1952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天津新港时的照片。当时他老人家高兴地说“祝贺你们建港胜利,今后我们还要在全国建设更多更大更好的港口。”毛主席的话很快应验了,1956年湛江港建立并通港,这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港口,以后相继又建造了大连、秦皇岛、青岛、上海港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1956年1月12日毛主席视察天津市公私合营示范机器厂镗床加工工艺时的照片。镗床是一种在金属上打孔的加工设备,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制造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毛主席在对天津汽车制配厂视察时说“天津是个大城市,你们要在这个好的基础上,把天津工商业搞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8年8月10日,毛主席视察天津东郊区新立村,对水稻亩产10万斤的说法表示不相信,老人家也是当过农民的,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照是1958年8月13日毛主席视察天津大学机工厂的照片。老人家在1DE26机床前与机械系二年级学生张美珍亲切交流;天津大学机工厂是1952年成立的;天津大学后来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航天事业都作出过很大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中国成立时,天津的纺织业列于全国前列。这是天津生产的香味花布,毛泽东主席视察天津出进口商品陈列馆时,听到花布有香味,还特意拿起来闻了闻。估计是制作时加了化学成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也是在陈列馆内,毛主席在细心观看和询问天津生产的飞鸽牌自行车,飞鸽自行车生产于1950年,是天津自行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28英寸飞鸽牌自行车,也是新中国第一辆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在毛泽东思想的教导和激励下,后来天津工人阶级又创造了不少全国第一,如1955年3月24日天津公私合营钟表厂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只国产“五星牌”手表;1956年6月28日又生产出新中国首台折叠式120型照相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两张照片亦是天津创造出的新中国之最:1958年4月10日天津拖拉机厂研制出国产第一台40马力轮式万能中耕柴油拖拉机;1958年3月,天津无线电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被誉为“华夏第一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8年8月10日,毛主席还接见了天津河北梆子小白花剧团的演员,勉励他们“要好好学,好好练,有前途。”现在河北梆子剧团与天津杨柳青画社纪念馆是邻居,我不久前也去参观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潘长有是天津钢厂工人,1950年,他成功实施了“热修马丁炉”技术。这一创新使得每年可以节省65天的修炉时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介绍说毛泽东主席曾用这支钢笔为劳模潘长有签名予以鼓励。可惜介绍中没有提及签字时间和场合。我获得一张1950年9月26日毛主席与出席全国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两代表会议的部分代表的合影,其中便有天津钢厂青年劳动模范潘长有,可能是那次毛主席为他签字的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来津视察期间来正阳春饭店吃过饭。正阳春饭店建于1862年,当时已是近百年老店,店里的招牌菜有挂炉烤鸭和鸭油包等,其中挂炉烤鸭以其色泽红亮、肥而不腻、香酥可口而著称,被认为是“天下美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席来正阳春吃饭的消息不胫而走,几万名群众赶来见毛主席,事后被挤掉的鞋子装了六七箩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4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时,特意邀请天津的邢燕子等人一同吃生日饭,在充分肯定他们的同时,要求他们“一辈子不能翘尾巴”。这体现了伟人对青年一代人的一生关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毛主席下榻过润园,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也在此下榻过,当时他们住在润园二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会客室。1959年5月23—31日,周恩来总理曾在此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周总理来天津,是召集河北省委的有关人员座谈,了解河北省的工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和产品运输等问题。邓颖超也随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总理卧室里的办公桌,除有一盏台灯、水杯、纸笔,还有一盒老式的红色清凉油,总理经常夜以继日地忙工作,为提精神常使用清凉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卧室内一张大床,两个沙发座椅,简单实用,这也能看出总理的生活的朴实作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是周总理的亲笔信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隔壁是邓颖超同志的卧室,墙壁上挂一张六十年代的坐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邓颖超同志的卧室内陈设也及其简单,彰显老一辈革命家朴素、严于律己的风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到三楼,301室有块“沁园春”门牌,这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词牌名,毛主席一生写过很多著名诗词,其中有《沁园春·雪》和《沁园春 长沙》,那句家喻户晓气壮山河的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出自《沁园春·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02清平乐室名,也来源于主席的诗词,老人家写过《清平乐·蒋桂战争》;1934年夏还写过《清平乐·会昌》,那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就是出自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楼内还展有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里的很多宣传画,歌颂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当家作主,日子越来越好,人们无私的奉献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是伍零后,看到这些画面倍感亲切,仿佛又听到老人家在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的时候,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盒子也好熟悉呀,有的是糖盒,有的是饼干盒,它们装着我们幸福的童年,甜蜜的回忆和对党无限的感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本书里装着从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到2019年,天津创造出的全国一百项第一!这一惊人成绩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稳定和平的环境和天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润园还有个院子,里面有个很小的游泳池、观景台、花廊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辆崭新的迷你版“毛泽东号”火车头和镌刻着“毛泽东光辉足迹”的长条石碑,石碑上面记载着伟大领袖从1918年冬第一次来天津大沽口观海,到1970年老人家路过天津时在专列上听取天津市领导汇报工作,毛泽东主席一生到过天津32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观完毕,真有些依依不舍,这源自我们对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与感恩!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有特色的大国,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得人人有饭吃,过上安稳生活、步入小康社会,从一个谁都敢欺负的弱国,一步步强大起来,并受世界瞩目、尊重,令霸权主义惧怕;现在共产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第二个百年征程。希望我们的党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保持毛泽东同志打江山时的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希望天津在此征程上创造更多全国第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