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睢宁油条

工程兵

<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工程兵</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2700392</p><p class="ql-block">文中国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老伴都是土生土长的睢宁人,比较爱吃老家睢宁的油条。睢宁油条是睢宁传统美食的一部分,大人小孩都爱吃,老少皆宜。这次春节前从京城回老家探亲,专门陪伴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岳母过年。在老家期间,早餐最爱吃的是煎饼、炕饼卷油条,喝着老岳母用燕麦片和小米熬的稀饭,就着睢宁的特产~盐豆子,真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油条虽不说是天天吃,但也是隔三差五的吃一次。几天不吃就想吃,想吃了老伴就吩咐我去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睢宁城南有一条东西长300多米的小街,街上有卖煎饼、炕饼、油条、包子等早餐食物,仅卖油条就有3家。我经过考察和比较,最东边的“农家小吃”店炸的油条比较好吃,也是岳母极力推荐的。这家是父子开店,父亲炸油条,儿子做炕饼,生意很红火,每天早上去买油条和炕饼的人络绎不绝,常常要排队购买,我也是常去这家店买油条和炕饼。这家炸的油条很有特色,油条比较大,足有40公分长,而且炸的外黄里嫩,即香脆又松软,筋道可口!同时还是亲民价格,每根油条仅1块钱,买多还优惠,真是好吃不贵,经济实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说睢宁油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油条的起源与南宋时期的“油炸桧”传说密切相关。相传,南宋时期,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抗金名将岳飞,百姓愤懑不平,于是用面团捏成秦桧和他妻子王氏的模样,丢进油锅炸制,称之为“油炸桧”。这种食物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同时传到了睢宁,成为人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到了唐宋时期,油条的制作工艺逐渐发展完善,人们发明了用酵母来发酵面糊,使得油条更加松软蓬松。油条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价格亲民、制作简单,却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无论是清晨的早餐摊,还是老城区的巷口,油条总是与豆浆、豆腐脑、粥等传统早餐搭配出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传统的油条需要用面粉、水、碱和明矾等原料和面,经过反复揉搓、发酵,再切成条状,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好的油条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咬一口还能看到细密的蜂窝状结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如今,油条早已超越了其作为食物的属性,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中国人早餐桌上的常客,更是许多人心中的“乡愁”。对于像我这样漂泊在外几十年的人来说,一根油条、一碗小米粥,或是一碗豆浆,形成了独特的美味组合,都能唤起对家乡的思念。睢宁油条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不仅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