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界遗产,泉州瑰宝洛阳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摄影:西窗呓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古称“刺桐”、“温陵”,已有1300多年历史。周秦时代就已开发,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7月25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有二十二处历史遗存被纳入世界遗产,而洛阳桥便是其中一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起中国的古桥,广济桥、洛阳桥、卢沟桥、赵州桥并列为中国的四大闻名古桥,其中洛阳桥就在泉州的洛阳江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位于泉州的洛阳江上,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的跨江接海的大石桥,工程前后经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桥桥长834米,宽7米,是中国第一座梁式跨海石桥,建桥时由于洛阳江出海口潮狂水急,江底为滩涂淤泥,无坚实基础,桥基屡被冲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建桥工匠们发明创造了"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解决了施工难题,绝对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筏形基础"是修桥时先在江底抛置大量石块,筑成矮堤,然后用条石交错叠砌形成船型桥基桥墩,以减轻水力的冲击。桥墩由条石堆砌,为了防止桥墩边上的条石脱落,在两块条石间用燕尾楔严实合缝的镶嵌卡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养蛎固基"是在桥下大量养殖牡蛎,利用牡蛎附着石头的胶合作用,将桥基石和桥墩石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是古代中国人将生物学运用于跨海桥梁建造的首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桥现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上附属文物很多,现存有二座塔、二座亭子、三个祠庙、四尊武士石像、二十方历代碑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桥南接尾的"蔡忠惠公祠",这是北宋时为纪念蔡襄的功劳而建造的。祠中有两块大石碑,刻着大书法家蔡襄所撰的《万安桥记 》,记述建桥过程。此碑文章精炼,书法遒丽,刻功生动,世称"三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洛阳桥与洛阳城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据说唐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导致大量中原人南迁,很多来自河南、洛水一带的人士迁移到了泉州及闽南一带。他们来到泉州后,发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因此将这个地方也命名为洛阳,桥也因此得名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原桥长一千二百米,宽五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五百个石雕扶拦、二十八尊石狮,兼有七亭九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蔡襄主持改建万安桥,还有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千年前,这里还是荒村古渡,名叫"万安渡"。这里的水深浪急,过往船只每遇狂风则樯倾楫摧,不少舟舶翻海底,无数渡客葬身鱼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日,渡船离岸驶近江心时,江妖作怪,狂风呼啸,浊浪排空,渡船眼看被吞噬,突然从空中传来高声呼喊:"蔡大人过江, 休得无礼!"江妖闻声遁逃。霎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抵岸。船客们很是惊奇,不知谁是"蔡大人"。巧的是船上有一位莆田的孕妇,夫君姓蔡,她心想将来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许下心愿,将来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大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妇人回乡后生了个男孩,取名叫蔡襄,字君谟,号端,蔡襄从小聪颖灵慧。蔡襄长大懂事了,蔡母便对他讲当年过江遇险绝处逢生的经过,并殷切叮嘱儿子要实现她所许下的造桥夙愿。蔡襄默默地把母亲的嘱咐记在心里。后来学识广博的蔡襄科考入朝为官,深受皇帝的器重。但他心里却时刻惦记着母亲的夙愿,并寻找机会回乡为官,也好建桥以圆母亲心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有一天,皇帝命蔡襄陪其游赏御花园。蔡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暗中托小太监用蜂蜜在芭蕉叶上写下两行大字,不一会,蚂蚁纷纷爬上芭蕉叶吮吸蜜汁。皇帝发现密密麻麻的蚂蚁竟然在芭蕉叶上摆出字阵,甚为惊奇,移步近前,望着芭蕉叶上的字迹脱口念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听,急忙跪下叩头谢恩。皇帝却改口说道:"朕只是念叶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长跪不起:"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坦诚陈说母亲许愿造桥之事,皇帝只好应允他出任泉州太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蔡襄昼夜兼程赶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属僚乡贤商议筹建洛阳桥,并亲自到江边勘察,下令招募造桥工匠,筹集建桥资金。百姓闻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开工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在蔡襄的带领指挥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七年苦干,终于建成了这座名扬海内外的洛阳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九百多年前的华夏儿女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长一千二百米、宽五米,在全国堪称第一的海港大石桥,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泉州人民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在细心观察认真游览之际,遇到泉州电视台记者在桥上随机采访,走到面前,非要我谈谈来泉州旅游游览洛阳桥的感受。于是敞开心扉赞美了一通洛阳桥的震撼与壮美,毕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泉州,有着那么多优秀的历史遗存,留给后人,也值得赞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泉州真是个好地方,但见天色渐晚,便匆匆赶往公交车站,等到公交车来到的时候,天已大黑。春节期间,泉州的所有公交都让利于民,免费乘坐,也方便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且问,偌大的中国还有哪个城市做得到?真得为泉州市政府点个大大的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