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人到了一定年纪,不由自主的就想写写日记,记录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星期六傍晚,大女儿雅琴打电话告诉我她在辰溪,我当时接到电话怔住了,这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上班吗?怎么就回来了,正纳闷间,聊了会儿才知道她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原因,原来她是来探望她的同学闺蜜,她的同学动了手术。谈话间我说星期天好早就要送她的妹妹去学校,路上太早没什么车,大女儿说那晚上你打车先到辰溪罗,坐车下来后到海天再开间房,没想到女儿老三闹着也要跟着去。紧跟着打电话找了辆出租车,我与两个小女儿直奔辰溪,车子很快,九点就到了海天酒楼。大女儿住在十五楼,我们一去她在海天一楼等着,登记办好开房后坐上电梯很快就来到房间,房间有两铺大床,小女儿她们第一次住宾馆挺好奇,东看看,西瞧瞧,一会儿翻看床头柜上的宏扬辰溪乡土风情本土宣传书本,一会儿又声称口渴要喝大女儿给买的酸酸乳牛奶。大女儿看到我有点咳嗽没告诉我就叫了外卖,当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茶饮暖了我的胃后心都被大女儿的爱心融化了。大女儿还告诉我说辰溪有一家店饭做得既好吃也不贵,明天带我们去吃。</p><p class="ql-block">星期天,我带着二女儿玉媛凌晨四点半就到三校合一的辰溪县育才学校音乐室化妆,建制班的学生好多来得比我们还早,简单的和教二女儿声乐的谢老师沟通完毕后就离开学校回花木兰水库爱上农庄爱上早餐店上班。</p><p class="ql-block">十二点半,大女儿告诉我说已经接了二女儿,二女儿说她们建制班取得了名次。大女儿又告诉我带着老二和老三在啃德鸡店吃点心,吃好带她们去书店看书。我也说下午两点我下班后会坐车去辰溪邀上我姐一起去玩耍。到了两点多,我乘上中伙铺到辰溪的公交来到辰溪,三个孩子都已准备好先去姨妈家,再去厨娘掌勺店吃饭。</p><p class="ql-block">近几年老城没什么变化,受大环境的影响,街道上除了公交车,私家车少了,除了门面铺子仍然还在营业外,街道上比较冷清,走到防洪堤上,才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在堤岸上或观景,或散步。</p><p class="ql-block">到了厨娘掌勺任记裁逢铺包间,一台老式缝纫机,两把一大一小的裁缝剪刀,几匹老布,一套西装,再加上一张刘德华画报,怀旧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一会儿,香喷喷的菜上齐了,大女儿先给大家倒上饮料,然后我们每个人盛好饭菜一起动筷开始吃起来。今天只有姐姐,我以及我的三个女儿才五个人,点了六,七个菜,也吃不了太多,剩下的我们就打了几个包回去,做到节俭不浪费。</p><p class="ql-block">兜兜转转,一晃几十年。辰溪第一中学仍然伫立,教师进修学校已经被实验学校取代,曾经是环形跑道上我,如今换成了十三四岁的青春少年。只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总比一辈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