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冬虫</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8838229</p><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p> <p class="ql-block">在昆明的市中心,隐藏着一处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胜地——昆明公园1903。这座公园不仅承载着昆明城市的记忆,更是退休人群享受闲适生活的理想天地。清晨的薄雾中,随处可见银发长者或慢跑于林荫道,或舒展筋骨于晨光里,人与自然在这里谱写着和谐的生活乐章。</p> <p class="ql-block">追溯至1903年,清朝知府田开文创建的这座园林,历经百年风霜依然焕发着独特魅力。退休教师周老先生常坐在拱柱桥畔,向游客讲述田知府"以园养民"的故事:"先人建园时便预留了市民活动区,您看这百年前的石桌棋盘,现在还是我们老棋友的战场呢。"话音未落,几位老人已摆开阵势,楚河汉界间响起清脆的落子声。</p> <p class="ql-block">蜿蜒1.5公里的湖景路如今成为养生步道的最佳选择。每天清晨六点,由退休医生领队的"银龄健步团"准时出发。68岁的张阿姨边快走边说:"三年前查出高血压,跟着团队每天走五圈,现在连药都减量了。"沿途的芙蓉塘边,总能看到支着画板写生的老人,水彩未干的画布上,野鸭戏水的灵动与晨练人群的生气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湖心仙楼的飞檐下,每周三上午都会传出悠扬的滇剧唱腔。这是公园为退休戏迷特别设立的"非遗传承角",72岁的李凤英老人正在指导年轻学员:"唱《游御园》要带点沧桑味,就像我们这辈人经历过的岁月。"不远处的百花园里,摄影协会的老会员们架起"长枪短炮",记录着新培育的茶花品种,快门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每月农历十五的"银发市集"最是热闹。退休工匠们摆出亲手制作的扎染、乌铜走银,教师夫妇的旧书摊前围满淘书客。最受欢迎的要数"记忆厨房",老人们轮流掌勺,汽锅鸡的香气中飘着故事:"这是当年知青下乡时跟老乡学的土灶做法..."美食与往事,让年轻食客听得入迷。</p> <p class="ql-block">当暮色染红天际线,古戏台的灯笼次第亮起。由退休人员组成的"金秋合唱团"正在排练《月光下的凤尾竹》,领唱的王老师退休前是音乐教师,他特意改编了和声部:"要让每个声部都有退休生活的韵味,像月光一样温柔又透亮。"台下,带着孙辈的老人们跟着轻声哼唱,童声与苍声交织成独特的夜曲。</p> <p class="ql-block">这座百年公园见证着昆明的发展,更承载着退休人群的生活美学。正如常来写生的退休编辑老陈所说:"在这里,每道皱纹都刻着故事,每根白发都闪着智慧。我们不是在等待时光,而是在创造新的生命章节。"当最后一抹晚霞掠过湖面,健身的人群散去,石板路上仍留着二胡的余韵,树影间尚存围棋的杀伐,这座古老园林正以它特有的方式,续写着关于金色年华的幸福叙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