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申请

三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年,家里的老太婆身体一直不太好,我常常奔波于药店和医院之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她就因为各种原因受了不少折腾,留下了不少健康问题。为了给她寻医问药,市里县里的医院几乎跑了个遍,查了无数次,住了好几回院。从1995年起,我们又去了盐城四院诊治,从此开始了近三十年的服药生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虽然大家都明白“是药三分毒”,但为了稳定病情,也为了顺从她的意愿,她一直坚持服用某种精神类药物,这一服就是停不下来。我们尝试劝她减少药物依赖,可她总是倔强地坚持自己的选择,我们也只能尊重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长期服用这种药物让她的体重飙升到70多公斤,身高只有一米五几的她,比我还重二十多斤。由于运动量几乎为零,她的体态变得越来越胖,抗药性也逐渐增强,对药物的依赖性却越来越重,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后来,她又查出血糖和血压都偏高,需要服用更多的药物。中药吃了上万块钱的,西药一天十几粒一顿,可病情依然反复无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2012年暑假的一天,她在住院期间因为体位改变突然倒地,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多亏医生及时赶到,做了心肺复苏抢救,才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那次之后,她又多活了十二年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放过她。2025年3月和5月,她两次因糖尿病住进了内分泌科。按常规检查,一切似乎并无特殊异常,住了十天八日就出院回家了。可5月那次出院后,她的身体状况明显恶化,行走变得不利索,说话也吐词不清。医生们也是一头雾水,最后大多怀疑是她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导致的副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回家后,她渐渐不再愿意下楼走动,不久后甚至需要躺在床上,勉强为我们烧茶煮饭。7月12日下午,她从床上下来时突然站不住了,摔倒在地爬不起来。她挣扎着挪到床头柜边,拿起手机给我打电话说她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我接到电话后赶紧往家赶,到家后看到她躺在地上,我吓得手足无措。她比我胖得多,我试了好几次都没办法把她抱上床。最后,我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才把她抱回床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从那天起,她真的是一蹶不振了,开始了生前最后几个月卧床不起的痛苦进程。她的身体逐渐失能,语言能力也逐渐丧失,最后连吞咽都变得困难。我硬撑了几个月,实在扛不住了,只好和孩子们商量后将她送进了养老院,让专业的护理人员来照顾她。医生们检查后认为,她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属于不可逆的情况,没有特殊的治疗措施可以改变现状,于是我们放弃了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念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后来,我咨询了有关部门的同志,得知可以申请评残。我到社区中心和县残联咨询了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开始做一系列准备。然而,我心里一直有个担忧:她能不能撑到评残的那一天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果然,春节后接到社区中心的通知,让我去提交评残申请的材料。我来回跑了好几次,打了不少出租车。从听说可以申请评残到提交材料,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可就在等待评残评审专家组成员到养老院“入户评残”的前夕,她撑不住了。在养老院住了几个月后,她长期卧床不起,最后转为肺部感染。她的所有功能几乎都丧失殆尽,最后三天再次发热,进入了临危阶段。我最后一次赶到养老院见她时,她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只是嘴光张着。最后,水也挂不进了,只能接上氧气,又维持了两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3月18日早晨5点38分,她终于用尽了最后一口微弱的力气,慢慢地合上了双眼,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去了一个再也没有病痛的地方,终于得到了解脱。我回到社区中心,撤回了那份特殊的“评残申请”材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每当想起她的样子,我心中总会涌起无限感慨。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苦难,但也充满了坚韧和顽强。虽然她离开了,但她留给我的记忆和爱将永远陪伴着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