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肿而温暖的絮裤日

傲雪

<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334937</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傲雪</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絮裤日是老家的叫法,普通话应该叫棉裤,更形象地说,是指里外都用棉布、中间填充棉花的那种自家缝制的厚裤子。</p><p class="ql-block"> 近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有时,热的人们穿短袖,还想开空调,而有时,穿上羽绒服还不觉得暖和。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和乡邻常说的一句话:“过了清明才敢脱絮裤日”。</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生活在农村,家家物资匮乏,人们也没什么好穿的。</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伙伴儿们夏天着短裤,春秋穿单裤,除个别条件好点的家庭备夹裤和绒裤外,大部分人就指望一条絮裤日御寒了。</p><p class="ql-block"> 而在北方,天气在清明后才基本稳定地暖和,所以“清明前不脱絮裤日”还是很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  那时,有缝纫机的家庭较少,做絮裤日需剪裁布料,再一针一针把两层布反缝在一起作表、里,然后把棉花一层一层絮在中间,到合适的厚度时翻面缝合,挺费时费眼。</p><p class="ql-block"> 母亲常说:“做什么事也要有计划,要闲时置下急时用。”</p><p class="ql-block"> 每当清明过后,等我们兄弟姐妹换下絮裤日,母亲就趁劳作之余,一条条拆开,掏出棉花,把表、里布清洗的干干净净,再收纳起来。之后,趁下雨等不用出工的空闲时间,她就拿出来重做。</p><p class="ql-block"> 那会儿,我们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母亲给我们做的絮裤日也越来越大。她总是或接布料,或把大孩子的换给小孩,实在不行,才买点新布再给大孩子做。</p><p class="ql-block"> 一条接着一条,不等天冷,母亲就把姐弟四人过冬的絮裤日,还有絮袄日(棉衣)、暖鞋(棉鞋)准备就绪。</p> <p class="ql-block">  我的一些同学和邻居就没我们幸运了。由于家里人口多、经济拮据,他们的母亲到农历十月也没为他们准备好絮裤日,尽管冷风飕飕,他们有的还穿着单裤,<span style="font-size:18px;">挂着鼻涕的鼻头冻得红红的。</span>有的穿着明显小了的絮裤日,紧绷着,又露出长长的一截脚脖子,看着很别扭。</p> <p class="ql-block">  棉花蓬松,尤其是新棉花,印象中,穿上絮裤日的腿部直径至少粗了一寸,显得非常臃肿。对小伙伴来说,天寒地冻,在户外跳绳子,踢毽子,跳皮筋,丢沙包,打瓦日……即使玩得摔倒,裤子破了,膝盖也基本没事,爬起来继续玩耍。</p><p class="ql-block"> 爱美不少年轻人却宁肯冻着,也不愿穿絮裤日,常常遭到妈妈的指责。看见他们瑟瑟发抖,我们这些小屁孩不忘嘲笑人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俏,冻得跳。</span></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老家,把肿泡眼也叫做“絮裤日眼”,当骂一个人“看你长着个絮裤日眼还咯炸(了不起)啥了?”听听,好像絮裤日做下没理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  做絮裤日考验家庭主妇的针线功夫。</p><p class="ql-block"> 有的剪裁得当,厚薄适中,针法细密,再加上腰部缝了松紧带和扣子,穿上就相对贴身、舒服、好看。</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穿的絮裤日就差了不少,我见过立在炕上不倒的絮裤日,见过穿上坐不下、蹲不下的絮裤日,也见过裤腿特别宽、腰子特别肥,用绳子扎紧才能穿的絮裤日,真是丑看至极。</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布匹都是凭票购买,布料少的可怜。条件好些的人家,在絮裤日内外配有衬裤和外裤,既可保护絮裤日,也方便替洗。也有不少人只穿一条絮裤日,没得替换,又要干农活,一冬天下来,水渍、尿渍、土、油混合在一起,脏得不成样子,屁股、膝盖处都磨得油光发亮。</p><p class="ql-block"> 有恶作剧者,明知别人只穿一条絮裤日,还趁其不备将对方的红裤带扯开,刷的一下,屁股、腿都露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更<span style="font-size:18px;">尴尬的是</span>,才发现,这人连内裤也不穿……</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可支配的吃穿用度产品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 单从裤子上讲,单的、夹的,厚的、薄的,针织的、棉织的、羊毛的、羽绒的、蚕丝的……品种多样,款式新颖,更加轻便舒适保暖,体验感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人们不必拘拘泥于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只需根据天气变化增减即可,既使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不再恪守絮裤日穿过清明再脱的老传统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那种原生态的絮裤日几乎很少见了,尽管它很臃肿,但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温暖了我儿时的岁月,</span>留下既心酸又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