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油画)

写生中国•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清太宗•皇太极》油画 120x60cm 2025 年(王根依据故宫藏皇太极画像复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故宫所藏清太宗皇太极画像形象大致相同,由此确定了皇太极的大概容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581 年,明朝万历年间,法国传教士利玛窦将油画传播至中国,未得到普及。1715 年,即康熙五十四年,郎世宁来华传教,将油画技法带入皇宫。1839 年(道光时期),法国人发明照相机。综上而言,清康熙年间以前的画像都不是精准,皇帝真实相貌都有待考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代宫廷画家技艺颇为高超,皇太极画像神情及外形较为相近,未发现截然不同的形象,表明画像更趋近于真实相貌。在绘制清代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相貌之际,以不同年代两幅画像为参考,综合其相貌而直接进行塑造,真实性基本确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古代皇帝画像存有诸多规则,不同朝代对“像”的要求有所差异。宋代皇帝期望画像与本人相貌较为相似,由于受限于当时人像画的水平,主要凭借线条勾勒脸型,缺乏光影运用,能有五、六分相似便已满足;而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是依据皇帝性情与行事而想象的相貌。清康熙以前的画像,若能有五、六成神似,便属于极为相似的画像,帝王画像多数是后人根据行为处事,带有神话性质的模板效果凭空想象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