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探奇古堤乐未央

馆陶马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探奇古堤乐未央</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乡土文化风·魅力馆陶行”春游踏青收获多</div> “依水春多丽,探奇在古堤。绿侵知柳岸,红绽入桃蹊。”3月30日,天朗气清,岸柳依依,百花盛开,馆陶县地方文化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一行16人沿堤骑行,开展卫运河春游踏青行动,感受运河文化历史内涵,提前一天体验农历三月三“上巳节”传统节日快乐生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堤骑行游春</h3> 首先,一行人游历南馆陶镇老街,在王化云故居、王占元故居、刘邓大军渡卫河时的指挥部、驸马古渡原立碑处等地盘桓、思古,缅怀革命前辈的战斗事迹。在工业遗址公园,大家合照留影。李新浩介绍了第一期“乡土文化风·魅力馆陶行”策划方案和“馆陶古八景”相关情况;书法名家于兴海、殷振月展示了他们书写清人题咏“馆陶古八景”诗歌的书法作品;罗秀平以清人王金题“驸马古渡”诗歌入现代歌曲音调,进行优美的演绎演唱;马月起、程建杰朗诵了清人题咏“驸马古渡”“长堤春色”的诗歌,人们频频鼓掌欢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振月现场动情讲述日军暴行</h3> 在侵华日军社里堡村决堤撒播细菌处遗址,人们观看纪念碑,诵读碑文,殷振月现场讲述日军实施暴行的经过。1943年在卫河流域的霍乱菌战,是日军侵华期间五次细菌战规模最大的一次,其规模和死亡人数超过了前四次的总和,给馆陶一带人民带来了田园冲毁、家破人亡、霍乱瘟疫流行的空前大灾难。殷振月带领大家回忆这段历史,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庆华在讲述黄花台及馆陶公主故事</h3> 在黄花台遗址碑前,杨庆华生动讲述了“公主”一词的来历以及汉、唐时期馆陶公主的情况,引起一众地方文化研究会成员及当地群众的极大兴趣,爆发了阵阵掌声。 这次春游踏青,意在研究、发掘、展示、宣传厚重的馆陶运河文化积淀,通过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讴歌魅力馆陶和卫运河风景、人文。研究会成员们骑自行车沿卫河西堤一路迤逦向北,边走,边看,边笑,边议,实地感受和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激发了文化自信,提高了文化鉴别能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于兴海书法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振月书法作品</h3> 据悉,这是馆陶县地方文化研究会第一期“乡土文化风·魅力馆陶行”活动环节之一。首期活动以“长堤春色”为主题,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书,阅读书目主要包括新、旧版《馆陶县志》《中国大运河与邯郸》《馆陶史话》《沧桑卫运河》及“馆陶八景”相关诗文。第二阶段是行走,就是这次游春踏青活动。第三阶段是研创,创作诗文、书法、绘画、戏曲等作品。第四阶段是集中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