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树园是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阳高乡南部,与平顺县的虹梯关乡北秋房村一山之隔,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却因久不下雨,天干物燥,林州市周边山火频发,各地防火任重,相继封闭登山野线。羚羊发线徒步榔树园,体验大小榔梯,沿漳河游玩,实属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能登山就体验大小榔梯,欣赏桃杏漫山开遍;不能登山,就沿河看柳,尽享漳河沿岸美景。曾随钟老师骑行过榔树园,虽是走马观花,但榔树园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却也深深印于脑海。见发此线,欣然报名。 上午(2025年3月29日)7:00从家里乘车出发,8:50至此次徒步起点——榔树园村南一处登山路口。沿途虽有几处防火检查站,但登记后均可通过。车停一号旅游公路旁边,一行22人开始今天的徒步活动。 依羚羊的设计,今天从小榔梯上到山顶,平移一段,从大榔梯下到榔树园村,后乘车至漳河岸边。我们从一处山谷向上行进,虽是登山小径,毕竟曾经是通往平顺县的官道,还算好走。 小榔梯、大榔梯是榔树园村通往平顺县城的两条古官道。相距一公里,分别叫梁公梯、李公道,因梁公梯较险、窄,只可通行人,叫小榔梯;李公道可通骡马,较宽、缓,叫大榔梯。小榔梯中间两旁,有两个重修路碑,分别立于康熙、嘉庆年。从多次重修小榔梯,可以看得出,明、清时期这条古道非常重要。依平顺县志所载,小榔梯是明清时期晋、冀、豫三省的战略要道和商贾通道,与虹梯、穽梯、花园梯、桃园梯等古道关隘齐名。 梁公梯修筑于几近笔直的数百米高的绝壁上,完全由人工顺势雕凿1500多个高低不一的石阶,高者近尺,低者仅有几寸,石阶面阔也不尽相同,由山脚至山顶,迂回盘结,依崖而上,梯高不及2公里。行于梯腰,向上仰视绝壁插入云际,胆寒心怵;向下俯瞰,深涧云雾缭绕,惊魂摄魄。 小榔梯古道的最上端,是一座小山神庙。山神庙既小又破,但比往常登山时偶遇的石刻小神龛要气派很多,片石砌墙,上覆椽瓦,可以为过往客旅遮风避雨。 小山神的左侧,一条土路宽阔平坦。据说是某人为打造景区而修,却因未获审批而废。 这条土路连接大小榔梯,沿峭壁环绕山谷,蜿蜒于半山腰。依徒步线路设计,我们沿土路向大榔梯方向前进。沿途风景绝美,满山的连翘花、杏花、桃花,一丛丛一簇簇,分外妖饶。 阳光正好,花香袭人,站在花丛间,着装艳丽的美驴户外,也化作了春日里的一抹温柔。镜头定格的,是这份纯粹与和谐。 昨晚为今天赏花做功课,专门在网上查杏花与桃花的区分,杏花是先花后叶,桃花是花叶同期;杏花花萼反折,桃花花萼紧贴花瓣……正自细看花萼以区分,馨尔一句:看枝条和树形那不是一目了然。顿悟,好多事物过于关注细小末节反失对大局的把握。”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漫山遍野向阳开,啊个呀呀呆“ 那首山西民歌莫名在脑海回荡,桃花红杏花白,远望花色都能分辩出来。 站在山谷的这面回望对面走过的小榔梯,于万丈绝壁之上,一石梯似超长蜈蚣缘壁而上,惊险刺激。 新修的一号旅游公路虽穿榔树园隧洞而过,因落差太大,在此原地打两个盘旋以减小坡度,这就是榔树园螺旋公路。曾与钟老师骑行过这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榔树园螺旋公路也成为骑行、自驾很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小鲁班豁,羚羊指对面山,一处豁口与林州市著名的鲁班豁形状极像,若非明知是在山西境内,还真认为就是林州的鲁班豁了。 李公道,别名大榔梯,又名西牛道、西游道。民国2年(1913),平顺县知事李生裕因梁公梯(小榔梯)不通牛马重修,因而名之。李公道较梁公梯的石阶相对规整,商旅行走稍具舒缓。李公道创修年代应晚于梁公梯。重修后,梁公梯只有行人取捷径行走,商旅驮队大都行走此道。 李公梯全长约2公里,有50个大盘旋,分为人行道和畜行道。人行道有2000余个石阶,稍窄,仅容人行,畜行道有600余个蹬石阶。畜道宽约1米,全由石板铺成,每隔1米左右距离,横置约20厘米厚的条石,条石下半部分在石板对接的缝中,条石高出石板约10-15厘米高度,当畜驮负重上下时,既可防滑,还可增加牲畜的支撑和后蹬力,确保畜行安全。 榔树园村,是平顺县阳高乡南河沟里的最后一个村,这个村居住在河沟西岸半山腰的岩洞周边,该岩洞四壁出水,水头不大,但长年不断,岩洞山坡上榔树很多,人们调趣地把岩洞叫做“浪水岩”,后又根据这里有榔树,有活水岩,就改叫“榔树岩”,久而久之,村庄掩映在榔树林子之中,就把村子叫成了“榔树园”。 榔树园依山傍水,民居错落有致地建在山坡上。其地理位置比较独特,北为漳河天险,东西南三面大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明清时期,榔树园村曾是晋豫古商道浊漳河沿岸的重要驿站。榔树园隧洞凿通后,一号旅游公路穿村而过,成为重要的旅游休闲之地。 时已过午,在漳河岸边的蒙古包饭店用餐。这里环境优雅,服务热情周到,饭菜实惠可口。 蒙古包西侧,浊漳河岸边,有一片油菜花很是漂亮,放眼望去,黄灿灿的油菜花以如火如荼之势延伸到远方。漫步在油菜花海, 感受春天的温柔与浪漫, 让人心旷神怡。”山城雾散促晨装,晓日新晴野草芳。最喜褰帏看不尽,麦苗青处菜花黄。“ 饭后,乘车前往红旗渠源。红旗渠源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的浊漳河上,具体位于侯壁村和崔家庄村之间,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时十年建成的引水灌溉工程,也叫引漳入林工程,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平顺石城镇南,有新旧两座桥,是石城镇通往虹梯关乡的要道,从这里欣赏红旗渠与浊漳河是个不错的地方。渠在河上,渠河并流,浊漳河狂野的河床与红旗渠整齐的渠岸既对比鲜明,又和谐优美,是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顺红旗渠总干渠徒步行进,打算至豆口村乘车返回。沿途风景很美,过去一听浊漳河,想象中河水混浊,现在因浊漳河沿途几处大坝,将河水拦蓄,形成十几处人造湖,河水经多次沉淀,流往下游,已变清澈。 清清的河水在峡谷中静静流淌,两岸赤壁千仞,奇峰竞秀,花红柳绿,令人留恋忘返。 18:30至石城镇豆口村。从这里登车返回。20:10到家。全天活动13个小时,手机显示行走23103步。这是一条非常美的徒步线路,风景好,运动量适中,大小榔梯、红旗渠有历史有故事,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