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中国的风裹挟着咸涩水汽,将我的镜头染成一片暖金色调。从维多利亚港的璀璨暮色到鼓浪屿的琴岛晨曦,数座城的故事在胶片与数码间悄然生长。</p><p class="ql-block"> 香港的霓虹在太平山顶流淌成星河,叮叮车轨与庙街香火在快门下达成奇妙和解。澳门老城区的葡式碎石路泛着雨后的柔光,大三巴牌坊的残垣在夕阳中投下哥特式剪影,仿佛中葡文明在此地完成了一场四百年的显影。</p><p class="ql-block"> 广州的清晨属于早茶蒸腾的雾气,虾饺晶莹的褶皱里藏着珠江的晨光。驱车向东,开平碉楼的罗马柱廊与岭南灰雕在暮色中对话,快门定格时,有归巢的燕子掠过百年浮雕,也有刚刚起飞的客机跨越永庆坊的楼顶。</p><p class="ql-block"> 深圳的玻璃幕墙将蓝天切割成几何诗篇,却在南头古城遇见明朝的夯土墙。潮州广济桥的浮船在韩江上摆出千年不变的阵列,牌坊街的石刻在夜色中苏醒,与工夫茶盏里的月光对饮。南澳岛红色的灯塔已经指引不了出海人回家的方向,那雄伟的跨海大桥像巨龙般延伸在南海的胸膛……</p><p class="ql-block"> 厦门用凤凰花点燃了整个鼓浪屿,红砖别墅的拱券回廊间,三角梅与钢琴声在慢门中交融成印象派画作。当镜头转向云水谣的土楼,清晨的炊烟正从”四菜一汤”的圆形天井升起,夯土墙的肌理里凝结着客家人六个世纪的迁徙史诗。</p><p class="ql-block"> 这些散落珠江口的城市密码,最终在港珠澳大桥的钢铁弧线中串联成珠链。当飞机掠过岭南大地,取景框里的城市、海洋与群山,正以不同速度显影成记忆的底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