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芳华,应当绽放在课堂”,鹏达初中对于青年教师寄予厚望,通过推荐书目、支持进修、师徒结对、岗位优聘、专家辅导等多种途径,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全方位助力,促进他们增进岗位建功的实力,收获职业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本学期,学校承前启后,举办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各科组通过集体备课、教案评选、研究课活动,推荐了优秀青年教师参赛。<div> 语文教师叶曼蝶率先亮相,教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她开篇无赘语,解析更凝练,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其独具匠心的教学结构,富有张力的问题设计,让人耳目一新。</div><div> 这篇文言短文,记述了两位哲学先贤风趣的论辩,叶老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翻译、理解、思辨,激发学生对文中二人对话的深层思考,让学生理解了庄子与惠子各自不同的论辩风格和哲学观念。</div> 数学教师徐娜教学《提取公因式法》,单刀直入引入公因式概念,紧接着巧妙地创设情境,以神探柯南破案寻找线索的经典故事,让学生寻找所给题目中的公因式,进而寻找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的教学,徐老师精选例题与训练题,融合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以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严谨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提取公因式的要点,了解提取公因式的基本方法,并且通过当堂训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数学方法用之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收获了夯实基础、形成技能二者得兼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汪家伦,执教《A person with traditional skill》一课,引导学生了解民间传统技艺,训练介绍糖画的写作。课堂上,老师通过精美的视频,让学生强化了写作中的重点词汇及其语法特点,全面了解了糖画的制作过程。整节课,老师教态亲切,指导细致,语言简明扼要,节奏张弛有序,讲述知识深入浅出,互动练习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主动而积极。通过写作技巧的训练,学生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让语言工具运用与民族文化传承交融于一体,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历史课教师敖茂荣,教学《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课,开篇展示邓小平同志1992年深圳皇岗口岸隔河眺望香港的历史场景,结尾让学生创作《致台湾同胞书》的一封信,形成首尾呼应的宏大叙事结构。课堂以"统一之由,统一之策,统一之果,统一之利"四大板块逐次推进,以动态时间轴呈现港澳回归进程,结合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判的历史影像资料,构成真实而充足的证据链,印证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饱满的激情,结合香港回归中英交接仪式影像、港澳GDP增长数据可视化图表、《财富》杂志预言与现实对比等丰富的资料,将历史知识具象化,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培育家国情怀,达成增进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陈思老师教学音乐课《唱脸谱》,围绕新课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要求,通过丰富的视听体验、互动活动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戏曲京剧的独特魅力,是一节兼具艺术性与文化性的音乐课。<div> 教师精心设计了整节课的结构,以四名学生戴着脸谱的情景表演导入,继以教师结合身段动作示范演唱、学生模仿简单的京剧手势练习演唱、通过品析重点音符把握音乐风格、了解京剧锣鼓经模仿演奏“崩登仓”等教学环节,贯彻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的理解。</div> 陈舜薇老师执教八年级物理课《液体压强》,让本届赛事完美收官。课前,陈老师准备了众多实验器材(包括自制的教具)、精美的课件、相关视频资料,既有教案,也有学案。施教时,她教态自然,语言简洁,方法灵活多样。这节课容量较大,有多个知识点、能力点,教师对时间的规划科学精准,课程结构清晰,环环相扣,推进过程行云流水,紧凑自然。通过教师现场演示、学生动手实验、当堂训练做题等形式,学生学得很主动很积极。<div> 跨学科融合,陈老师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人生病了输液、水坝下宽上窄、潜水艇潜入海中、船舶通过三峡船闸等生活情境,突出了物理知识运用的广泛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div> 洋溢青春热情,展现专业实力,青年教师正在鹏达初中拼搏进取,竭诚奉献。在整个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半壁江山,他们的成长壮大,给鹏达初中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后劲,有了他们,全体学生的成长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