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邮轮上的时光印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爱达魔都号船尾的十二层甲板上,等待这艘国产大型邮轮启航,进行一次跨年、跨国的旅行。大概是现在流行出国过年,今天在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就有两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海洋光谱号等待启航,在除夕这天前往韩国、日本,载着近万名游客的期许,去异国他乡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船上的爱达广场,迎宾的礼仪小姐还在欢迎接踵而至的游客。而先行上船的VIP们则在上层甲板上看着先一步离开码头的海洋光谱号,以它为背景板高兴地拍照,算是占了个“买一赠一”的大便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邮轮中庭的琥珀色光晕里,中央厨房的厨师们已经开始忙碌,为船上游客准备别开生面的年夜饭。法式煎牛排的黄油香与广式煲仔饭的焦香在螺旋楼梯之间交织,意大利主厨握着披萨铲的手势与蜀界担担面师傅甩面的韵律暗合,中外厨师们一起编织着覆盖近五千名游客味觉的经纬。在第四层甲板的宫廷餐厅,餐桌上的水晶高足杯在华丽吊灯的映照下闪烁出流光溢彩的光芒,银质餐具与骨瓷餐盘碰撞出清泠的声响,应和着远处小提琴手悠扬丝滑的琴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晚上,破天荒第一次没看央视的春晚。去到船上的大都会剧院看由国际团队表演的歌舞秀《马可波罗-丝路情缘》。全息投影和舞台灯光在穹顶如星河流转。当豪迈不羁的意大利旅行家遇上美丽多情的西域姑娘,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爱情火花竟比过年燃放的烟花更璀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短暂一瞥济州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到韩国济州岛已经是大年初一中午了,游客像潮水一样涌上码头,又像潮水一样快速退去,赶向各自的目的地。我的第一站是济州道西归浦市大浦洞的药泉寺。</p> <p class="ql-block"> 药泉寺是一座很年轻的寺庙,1960年建成。相传寺内有一泓泉水经年涌出,具有治疗作用,故名为药泉寺。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韩国人也过春节。今天是大年初一,在药泉寺看到不少韩国人到来寺里祈福。温暖的阳光下,老方丈神情肃穆默默祈祷,佛光普照,慈悲护佑,愿众生平安喜乐,福寿康宁。</p> <p class="ql-block"> 从药泉寺出来,去往西归浦市的柱状节理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柱状节理带是一种独特的地质现象。汉拿山喷出的熔岩流入海中遇水急速冷却形成大大小小的四方或六角石柱,在海岸边层层堆积,如凝固在海中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些柱状岩石有一、二十米高,延着海岸线有规律地排列开来,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查资料悉,这里的柱状节理带形成于大约25万年~14万年前,被认为具有学术以及观赏价值,韩国将其列为自然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因此也成为济州岛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船在济州岛只停留半天,时间不宽裕。但既然来了,总得感受一下当地的烟火气,也算是体验不同的文化。于是西归浦市的每日偶来市场成为我的下一个去处。这是一个传统市场,原名“西归浦每日市场”,后来列入济州偶来路6号路线,便更名为“西归浦每日偶来市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说是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大规模的大排档。一个长达几百米的宽敞拱廊,两边排开数百家各色店铺。五颜六色的摊位招牌、成堆的汉拿山橘子、晶莹剔透的鱼片、煎炸铁板滋滋作响的油声……济州元素扑面而来。整个市场弥漫着烟火气,烤黑猪肉的焦香、海鲜煎饼的油香、卤煮串串的酱香扑鼻而来,瞬间勾起游客食欲! </p> <p class="ql-block"> 留意了下来来往往的游人食客,大多数是当地人。出游逛街、吃吃喝喝,看来是全世界通用的假日模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站在摊位前看韩国小哥煎铁板烧,大虾、鱿鱼、葱段铺满铁板,上下翻飞急火喷炙,煎到金黄酥脆,蘸辣酱趁热吃! 韩国小美女吃嗨了,竟为摊主做起了广告,用生硬的中文对我们说“好吃!尝尝!”</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精致的高级感,却能让你有融入济州岛寻常生活的真实体验。如果要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市场脉动,这里是一个绝佳的沉浸场所。也许,这才是最地道的济州记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船在夜色中慢慢离开了济州岛码头,我随手拿起一只汉拿山的橘子剥开。嗯,明天会像它一样新鲜的。</p> <p class="ql-block"> <b>浮光掠影看福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船驶入玄界滩的时候,太阳升起来了。比摄影人还起得早的是辛勤劳作的渔民,海面上三三两两的已经有渔船作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邮轮划开博多湾的海面时,已经是清晨。远远就看见福冈电视塔和日本第一座圆顶体育馆PayPay巨蛋。这是福冈的两座地标性建筑,其中福冈塔还是我此行计划中的一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福冈塔高234米,是连接大海与天空的日本海滨第一高塔。塔身覆盖着8000多片半反射镜片,不论白天或夜晚都散发着光亮。在116、120、123米处各有一个观景台,可以全景眺望福冈街景及和海空交汇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站上福冈塔123米观景台,眼下展开的是一幅全景立体画卷。当将碧蓝的海湾,鳞次栉比的建筑,错落交叉的街道尽收眼底,任由带着淡淡咸味的海风穿进观景台拂过脸颊时,这种凌空于城市建筑群之上却又与之相融相连的感觉,将登塔俯瞰的独特乐趣放大了无数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从福冈塔下来,跨过马路便是福冈百道海滨公园。海滨公园这片地区属于福冈富人区,据说“全球十大最富有女歌手”滨崎步的豪宅就在附近,不知是不是这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今天海滨公园人很少,海滩不大,却很干净。站在这里,蓝天、白云、碧海、沙滩、阳光,几乎凑齐了滨海的所有自然元素,唯美得仿佛能驱散所有烦恼,只留下心灵的一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对摄影者来说,气势磅礴的大场景固然令人兴奋,但精致淡雅的小场面也往往引人入胜。因为其小,反而惹人怜爱。偏于大濠公园一隅的大濠日本庭院,就是这样一个含蓄、恬静的小庭院。这是一座典型的假山林泉回游式日本庭园,一汪池泉、几道溪流,一拱石桥、数块石板融为一体,抽象成了意境深远的禅意。行走在粗糙的砾石上,枯山水在冬季的阳光下浮动着一层暖意,小小池塘边黢黑的卵石仿佛浸透了六百年前禅僧的墨痕。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了松尾芭蕉的俳句:闲寂古池旁,青蛙跃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一时间被一种空寂之美所感动,有点不知所以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出了庭院,沿大濠公园湖边走,路过福冈美术馆。无意中邂逅了在世作品最贵的女艺术家草间弥生的雕塑——波点南瓜。零距离感受这个被称为“圆点世界”的黄色波点南瓜,不能免俗,于是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来了福冈,顺便也逛了逛天神三越和博多运河城这两个著名的购物中心。没有太多的惊喜,于是匆匆而过。</p> <p class="ql-block"> <b>故地重游在长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长崎稻佐山下的朱红鸟居就是渊神社。北侧有一棵种植于江户时代的大樟树,距今已400多年了。长崎被原子弹炸时,它距离爆炸中心只有1.7公里,在原子弹的冲击波和辐射中能活下来,也算是命大。因此,渊神社的樟树就成了一棵具有象征意义的树,成了这一地区人们的心灵寄托。但是我以为除了象征生命的顽强之外,它应该还能启迪人们对历史沉重反思和对和平寓意的深刻认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长崎港曾是外国贸易商的聚集地,明治时代苏格兰军火商人托马斯·哥拉巴在这里建造了日本最古老的木制西式建筑——哥拉巴园。1904年,普契尼根据长崎外国人居留地的故事写了一部世界著名的歌剧《蝴蝶夫人》。蝴蝶夫人的原型正是哥拉巴的日本妻子。从此这里名声大噪,举世闻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因为蝴蝶夫人,哥拉巴园的石阶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磨得发亮。透过这故居的蓝玻璃窗棂,好像还能看到里一个穿茜色和服的身影整理着书房,古老留声机还在吟唱世纪末的咏叹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游园的客人正为蝴蝶夫人的悲剧而唏嘘时,离这里2公里的新地中华街正张灯结彩沉浸在节日的喜庆里。今天是正月初三,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熙熙攘攘挤满了一条街, 逛中华街、吃中华美食。连当地电视台也赶来做一档“品中华美食-过中国年”专题节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2年有个叫世界夜景观光大会事务所的机构评出了世界三大夜景摄影地,香港维多利亚港、摩纳哥、长崎稻佐山。稻佐山上的观景台是看对面长崎港灯火璀璨夜景的最佳地。长崎是第二次来了。上一次没上稻佐山,一直耿耿于怀。虽然今天仍然没时间拍夜景,但还是乘了缆车上去看看,熟悉下环境,说不定下次有机会再来呢。随着缆车缓缓攀升,对面的长崎港就由蓝色的海湾铺展开去,香港上海银行旧址、大浦天主教堂、哥拉巴园依次出现在眼底。</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长崎港的灯火化作海平线上的星星点点淡去,爱达魔都号调转船头划出优雅的弧线驶向深蓝。螺旋桨搅出的尾浪翻滚涌动又慢慢复归平静,似乎将散落在东海的诸多文化碎片,渐渐拼合成完整的镜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场很长又很短,很轻松又很沉重的旅行。长是跨越了整整一年,短是只有五六个昼夜。轻松的是心情,在海上蒸腾的晨雾和渐沉的夕阳中,没有一丝杂念的心灵像羽毛般随风自然飘荡。沉重的是相机,海国三岛的风物人情浓缩在内存卡里,我是带着异国他乡的万千气象踏上归途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限于六天五晚的短暂,有许多地方我没有走进,可能以后也不会再来。有些瞬间遗憾地错过,可能记忆也会慢慢淡去。但是海的气息已进入我的每一次呼吸,海岛的味道会沉在心底。那么就在湛蓝清澈的海水中洗涤一下思想,让深沉的落入水底,清淡的漂于水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5年3月31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