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随笔

军哥玩回忆

<p class="ql-block">  本周趣事还是挺多的,比如陪伴了我一个多学期的孩子渐渐向我敞开了心扉。主动要求我为他们点歌,点外卖,拿快递,课堂上主动指出了我的错误,主动与我交流谈心,故意绕个圈子来和我打声招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身边的景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木兰树叶郁郁葱葱了,银杏树的芽苞已完成扇形的蜕变,校园砌了不少花台,支撑椰子树的辅助竿撤了,树下多加了暗红的肥土,晚樱花姹紫嫣红,君子兰迎风含笑,玫瑰暗红,春日的暖阳与夕阳都无比鲜红,校外的臭水沟还是很臭,但春雨过境,依稀能听到几声蛙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这些都不是这周的重点,这周的重点是月考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雄赳赳气昂昂地迎考,但铩羽而归,狼狈而回。辛弃疾有诗云:“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而,这周就不再写生活随笔了,低头做个loser,好好分析,对症求药,期待东山再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考卷分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我做完整套试卷的感受而言,这套试卷,其实出得挺好的,作为一套月考卷,它具有很鲜明的范畴意识。无论是论述类文本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王忠祥的《易卜生戏剧创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还是孙皓晖《终以身死问苍天》的小说,还是《汉书李广苏建传》,还是王昌龄和范仲淹的边塞诗词,以及名篇默写,乃至语言文字运用,最后到作文。无一不紧密结合我们的考试范畴,即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教育教学内容,确实起到了强化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的作用。特别是文言文部分,直接链接教参“练与测”,此举,有助于提高师生对练习及作业的重视程度,同时明确了复习备考的方向,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勇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照说这样的考卷,学生应该考得很不错,因为试题的设问及解题思路很高考、中规中矩,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讲授的重点,有十多分的的考题,是我才讲过的,但考试结果却令我大跌眼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我对试卷的主观题进行简要梳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4题的论证思路考查,直接对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第四单元检测卷的第4题。答题思路都是:1、先……;2、接着……;3、最后……。并且这个题比练习题更容易,第一单元的练习题为一个独立段落,需拆分重组答案,第四单元有八个段落,且参考答案涉及论证方法。而本篇只有四个段落,稍作概括即得出答案,评分上未要求答论证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5题概括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易卜生戏剧对中国文学创作)对标2023年全国乙卷第6题以“深视”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也和2022年新高考全国2卷第5题,概括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的标准,解题思路如出一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8题,分析主人公两次行为的不同情感与2023年全国乙卷第9题《长出一地好荞麦》中德贵与牛、犁的对话表现的心理活动,异曲同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9题分析增加情节所取得的文学效果,与2022年新高考全国1卷冯至的《江上》改编渔夫拒剑所取得的文学效果,应该是统一考查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言文第一段一半为教材原文,另一半为课外,第二段课外,第三段练与测原文。虽然没有照搬习题,但难度不相上下,特别14题,由练习的受赏原因,换为被免原因。我觉得出得非常灵活,避免学生死记答案而机械刷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6题概括诗歌描写的边塞生活及情感内容的异同,更是最为常见的诗歌概括赏析题,如2022年全国乙卷第15题就是比对分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白下驿饯唐少府》两首送别诗在排遣离愁方法相类似。只不过这次试卷要求概括共同点,而考题没做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7题的默写放到整个高考来看,问题不大,都是经典句,但要是处于单元检测来说,我个人觉得还有更值得考的名句,《过秦论》及中册课四篇课外古诗相对于《五代史伶官传序》就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题第一空的考法比较有创意,既复习文本,又达到考查语意连贯的目的。第二空的答案有些狭隘,联系下文的话,更易让人想到的是策略为主语,比如填:策略是正确的,采取了正确的策略,策略得当等,而参考答案更注重前文,并且是前段。第3空,把“代表”改为“体现”,估计难度低一点,毕竟代表与风格搭配着实有点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题后面两个空太单一了,这种表述也比较小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题,该是最简单的改写题,与它对标的是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但比那题更简单,但也可能是因为简单,我们的学生不够自信,画蛇添足地写上关联词,另外阅卷老师也有些死板,语序与参考答案不一,便出现误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2题也不难,是中小学看图写话(图文转化)的升级版。不过学生好久没做过类似题型,没有精准审题,导致些学生忽略了修辞手法的要求,而有些学生又忽略了悠然惬意的描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3题作文,相较于平时及高考作文,这次作文其实很简单。议论文中常用的“引”“议”“联”“结”中的“引”“议”“联”都帮处理了。然而,或许是因为过于简单,部分学生反而不适应,本来“持续”“完善”“发展”是生活、学习、修身,以达到实现理想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很多偏题的学生就抛开限定的方法去谈生活、学习、修身,谈理想。离题的学生又只看到中央一号文件,谈乡村振兴,谈治国理政,谈农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考生整体得分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以上数据表可清晰看出以下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成语积累是沦陷区。3分满分,均分仅为0.5,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存在极大的问题,而成语的情景运用能力更是有待提升。故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成语积累,充分利用晨读晚读时间强化成语俗语识记,高中五册课内阅读的成语整理成册,并设置情景,让学生夯实基础,学以致用。特别是一轮复习,一定要过成语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诗词鉴赏是无人区。学生无论是对诗词的创作手法、诗词流派、思想情感、乃至简单的意象“孤城”“边声”,鲜明的征战后的凄凉意境“的掌握与解读理解都存在严峻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名句名篇默写为重灾区。特别是情景默写,均分仅0.58,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情景运用能力亟待提高。特别是长篇古文经典名句的掌握程度还需加强,多数学生避重就轻,没能及时学以致用。最该填近期学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填写了其它通过草木表现时光流逝的诗句。这固然与改卷教师的不变通有关,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考生未准确揣测出题意图。今后将严格督促学生按照教学目标,不折不扣完成教学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补写句子为荒芜区。照说补写句子是比较简单的题型,但这次的补写与高考题型相似,但答题方向有别,高考题一般为联系上下文,而这次为标题释疑和联系上文段,我班学生更多侧重于看紧密相连的下文段,第三空又为评价文体特征。我班学生未认真审题,以一贯思维答题,导致偏离题意。今后要加强审题训练,特别是“同题异构”的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文言文板块为无语区。文言文的解读存在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粗放型学习状态。选文为课内阅读,加课外练习,加穿插补充文本,其中课内阅读我已精讲,课外练习已做到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解+同学订正的教学程序,但考题稍作变更,学生竟然不会变通作答。这充分说明,课堂效果实在堪忧,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并不精准。后期将加大对课堂效果的测评力度,多设疑,多提问,多检测,争取做到精准把控教学成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作文板块为平庸区。作文应当是最能全面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板块,也是最能体现语文水平的板块,但看到学生作文结果,同一结构,单一思路,雷同素材,甚至雷同词句情况十分明显,作文少有真情实感,少有个性特征,缺乏创新,没有创意。论证方法单一,语言不加雕琢,平平无奇,导致数十篇作文,如出一辙,阅卷教师审美疲劳,得分扎堆。今后将深入了解学生作文方向及优势习惯,因人而异向其推送优秀范文,因材施教,教授其最易接受,且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作文方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综合主观题答题效果来看,学生主要问题为:答题思路还不够清晰,或重复,或漏点,或旁逸斜出,或只言片语,不够规范,达不到精准。而从该题的微小的区分度看来,表现出学生犯同类错误的普遍性,这充分说明这是我平时的教育引导出了问题,才导致学生集体翻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定要专注于参考答案的精准解读,极力避免泛泛而谈,语焉不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优生“不优”情况分析及今后教学措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纵观19班学生得分情况不难看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客观题。核心问题:机械作答,关键字词理解不到位,知识积累不足,课后巩固训练缺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第一题答案其实非常明显,既有因果误区提示,也有状语限制,细读文本即可得排出答案。但19班仍有11位同学沦陷,选B选项的6同学属于机械刷题,未联系文本。选C的何世能同学纯属失误,另外选D的同学4位同学,则是对“唏嘘”一词有误解,将叹息等同于嘲讽。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第三题,李涛和陆一洪都是对文本理解不到位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题做错的同学除了丁桂灿(失误)其余4人都选了D答案,说明他们对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知之甚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七题,7位同学做错,说明对作品情感态度的判断尚待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一题,做错的三个同学都选了D,说明他们对特殊句式和文言虚词把握不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五题,仅有4位同学做对,说明全班对诗词鉴赏皆出现重大问题,需大力加强(州庆作业布置十篇古诗词专题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七题的古诗词默写和第二十题的成语填空失分,充分暴露了学生缺乏积累意识和课后复习意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他们缺乏对语文科目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主观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心问题:审题随意,做题粗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论述类文本对论证思路的考查,还是一种行为对另一种行为的影响,还是小说情感的揣摩,或者情节的作用的分析,还是文言文的翻译及归纳,还是诗词内容情感的归纳鉴赏,还是语言文字的补写,变换句式,图文转化,乃至作文。从我班优生得分数据情况来看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粗心随意!粗看答题卡,他们都会!但斟酌细节却又漏洞百出。这也就是越是考基础题,他们的劣势越明显,优势越被埋没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今后的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一步一个脚印,打基础,补短板!小到词句积累,大到作品研读,在40分钟课堂要效率,用20分钟自习课补短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一步三回头,选优题、强精练!充分利用教辅教参及人工智能资源,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挑选高质量习题,或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攻克疑难杂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一个萝卜一个坑,走进学生,因材施教。与学生一起认真分析短板,找出症结所在,量身定做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作文方面,要强化优质作文训练。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富有特色,富有文采,能充分表达自我情感的作文,着实学生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深知,这是一个万分艰巨的任务,不过,路漫漫兮,我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S:这周放清明啦!不仅放清明,连州庆,民族节都放了!从今日中午便放到四月六日!正正七天半!学生欢呼雀跃,晨读时的声音特别大!见到老师,无比亲切,高声问候,喜悦与快乐弥漫在整个校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也高兴得不得了,不过他们比较内敛,只有在出校门一百米后,才把激动交给油门,一溜烟,飞也似的奔向期待已久的自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