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廊桥遗梦》

小石头

<p class="ql-block">1995年,一部电影的上映似乎在美国引发了一场离婚风暴,据报道,该电影引进中国后,当年中国的离婚率也出现了显著上升。这部影片正是改编自美国作家罗伯特·沃勒的同名小说《廊桥遗梦》。小说自从面世以来,便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叙事手法,迅速攀升至《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并且连续多年保持这一地位,成为了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大略内容是:在整理母亲遗物的过程中,一对兄妹意外触发了一段尘封的过往。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的婚后生活显得平淡无奇,缺乏生活的激情。此时,《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为了捕捉麦迪逊县廊桥的独特魅力而来到这里,他与居住在此的弗朗西斯卡邂逅、相知并相爱。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与家庭责任的抉择,弗朗西斯卡最终选择了家庭,而罗伯特则选择了理解与支持。仅仅四天的激情时光,却换来了半生的相互怀念。</p><p class="ql-block"> 我对书籍的喜爱超过了电影。尽管我也欣赏克里特伊斯特伍德和斯特里普的表演,但文字所蕴含的魅力无疑超越了视觉媒介的局限。</p><p class="ql-block"> 有人可能会怀疑这本书仅仅是在叙述一段不忠行为的故事,然而,我鼓励你深入研读,从而更全面地领悟其深层含义。《廊桥遗梦》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向读者揭示了一种生活选择和一种生活理想。这部作品的叙事视角独树一帜,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那些仅从道德立场出发对情感进行评判的人,往往忽视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我曾为《廊桥遗梦》中女主角与男主角之间那段令人陶醉的爱情故事而感到惊叹,对于他们未能共度一生的结局,心中满是惋惜。如今,当我步入中年,再次回味这部作品,我更多地感受到它所揭示的是一场对人性和婚姻忠诚度的深刻探讨。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婚姻的情感较量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本,悄悄的问自己:如果我是男女主人公中的一位,会做出如何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