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囚 歌</p><p class="ql-block"> 叶 挺</p><p class="ql-block">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p><p class="ql-block">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p><p class="ql-block"> 一个声音高叫着:</p><p class="ql-block">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p><p class="ql-block"> 我渴望着自由,</p><p class="ql-block"> 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p><p class="ql-block">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p><p class="ql-block"> 地下的火冲腾,</p><p class="ql-block">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p><p class="ql-block">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p> <p class="ql-block"> 《囚歌》手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叶挺被捕后,面对蒋介石等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在牢房中写下的《囚歌》。</p> <p class="ql-block"> 叶挺将军</p> <p class="ql-block"> 叶挺,原名叶为询,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抗日战争中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p> <p class="ql-block">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叶挺将军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10日,叶挺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 青年时期的叶挺</p> <p class="ql-block"> 一、早期经历</p><p class="ql-block"> 1896年9月10日,叶挺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上过私塾,</p> <p class="ql-block"> 1912 年,叶挺考入广州陆军小学。</p> <p class="ql-block"> 1914 年,叶挺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p> <p class="ql-block"> 叶挺人物照</p> <p class="ql-block"> 1917 年,叶挺以优等生的资格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深造。</p> <p class="ql-block"> 1918年,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p> <p class="ql-block"> 1919年,叶挺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的叶挺</p> <p class="ql-block"> 1920年,叶挺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次年调第一师工兵营任营副,不久升任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p> <p class="ql-block">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时,叶挺率部与叛军激战,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等脱险。</p> <p class="ql-block">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叶挺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1日转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叶挺随拍</p> <p class="ql-block"> 二、北伐时期</p><p class="ql-block"> 1925年9月,叶挺回国到广州,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北伐战争中,他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奇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第4军赢得“铁军”称号。北伐军占领武昌后, 叶挺任第四军二十五师副师长,</p> <p class="ql-block"> 1927 年春,叶挺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司令。同年5 月夏斗寅叛变革命,叶挺带领所部新兵和工人纠察队击溃叛军进攻。使武汉转危为安。</p> <p class="ql-block"> 三、南昌起义</p><p class="ql-block">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1927年8月1日,叶挺参与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任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被迫流亡海外10年,与中国共产党脱离了关系。但他仍时刻想方设法与党取得联系,始终不愿与反动派同流合污。在用革命武装反击反革命武装, 创建人民军队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军长叶挺</p> <p class="ql-block"> 四、抗战时期</p><p class="ql-block">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叶挺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积极参与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同年10月应召赴延安会见毛泽东,表示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抗战到底。</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叶挺出任新四军首任军长。在新四军任职期间,他与项英等领导人指挥部队转战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针对国民党限制新四军发展的方针,他在编制、经费、防区等方面,与国民党有关当局进行了许多交涉和斗争。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向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国际友人和国民党内的朋友等,募集物资、枪支、款项,并动员一批学者、故旧、亲属参加新四军,壮大抗日力量。</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部队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弹尽援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失散、牺牲和被俘。他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遭扣押,先后被转到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监禁5年零2个月。面对蒋介石等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并写下了著名的诗作《囚歌》</p> <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上的周恩来题词</p> <p class="ql-block"> 五、回渝罹难</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种种严重考验,决定接受他入党。</p> <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8日,叶挺在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刚刚久别重逢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也一同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噩耗传来,举国悲痛。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曾评价说:“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曾称叶挺将军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抗战期间,毛泽东曾称赞新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赞扬叶挺:“领导抗战,卓著勋劳。”</p> <p class="ql-block"> 叶挺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31日于安徽霍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