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西南联大的校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眼前这座写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拱门,见证了无数学子的青春岁月。我站在拱门下,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这里曾是大师云集、名家荟萃的学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在昆明的八年时光里,西南联大在极度简陋和艰难的环境中,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我想象着那时的师生们,他们精诚团结,共济时艰,用智慧和毅力点燃了知识的火炬。那段岁月虽已远去,但它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p> <p class="ql-block">我驻足在一座男士胸像雕塑前,他戴着眼镜,身穿西装打领带,神情庄重。这位教育家是西南联大的灵魂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默默向他致敬,感谢他为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蒋梦麟先生的半身像雕塑伫立在校园的一角,他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仿佛在思考着教育的未来。我走近雕塑,感受着这位教育家的气度和风范,他的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宁静和谐的花园里,我看到了张伯苓先生的铜制胸像雕塑。他穿着传统的中式服装,戴着眼镜,表情庄重而深沉。这位创办南开大学的教育家,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静静地站在雕塑前,感受着他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座黄色的小房子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国立西南联大农教室”。我走进这间教室,仿佛看到了当年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农业知识的情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p> <p class="ql-block">教室内部的木制椅子排列整齐,天花板上挂着红色横梁,这里曾是学生们学习和交流的地方。我坐在椅子上,感受着这里的氛围,仿佛听到了当年学生们热烈讨论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在校园的一角,我看到了三个人的照片,他们分别是蒋梦麟、梅贻琦和张伯苓三位教育家。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加敬佩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p> <p class="ql-block">四位穿着旗袍的女士手拿书本,她们的身影让我想起了当年西南联大的女学生们。她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依然坚持学习,追求知识,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负责人的合影照片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他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从中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铜铸的人物雕像群像让我感受到了成功人士或领导层代表的气度和风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站在雕像前,感受着他们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昆明无线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照片中,我看到了联大学生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广播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从中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