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695753</p><p class="ql-block"> 滑铁卢(Waterloo),比利时的一个地名,是210年前法兰西皇帝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一生最后一战的兵败之地。</p><p class="ql-block"> 那年在比利时培训,周末我们游览了滑铁卢古战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 滑铁卢在布鲁塞尔市以南20公里,是个只有21平方公里面积、3万人口的小镇,古朴宁静,充满田园风光。古战场遗址在小镇的索瓦尼森林(Sovani forest)深处,有狮子山、古战场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b>改写欧洲历史的滑铁户战役</b></p><p class="ql-block"> 1804年起,拿破仑实行中央集权政策,为获取资源,屡屡率军侵略他国,先后打赢五十余场大战,雄霸欧洲。</p><p class="ql-block"> 1815年3月,拿破仑重新统帅法军,引起欧洲各国不安,英国、荷兰等国组成第七次联盟,共同抗法。这年6月18日,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威灵顿( Wellington)公爵指挥的英荷联军和普鲁士(德国前身)布吕歇尔( blucher)元帅率领的军队,在滑铁卢2.5公里面积为核心的区域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p> <p class="ql-block"> 法军统帅拿破仑。</p> <p class="ql-block"> 英国威灵顿公爵(上)和普鲁士布吕歇尔元帅(下)。</p> <p class="ql-block"> 滑铁卢战役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决战的各方总兵力20万人、火炮400余门,其中法军7.4万人、火炮252门;联军6.7万人、普鲁土军5.6万人,火炮150余门。这场决战持续了12小时,死亡5万多人,最终法军战败。</p><p class="ql-block"> 滑铁卢战役载入了世界军事经典战役的史册。“滑铁卢”由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 滑铁卢战役的结局,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战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欧洲重新确立了政治格局和列强地位。</p><p class="ql-block"> 拿破仑战败逃回法国后,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从此结束军事生涯并退出政治舞台,6年后52岁病逝。拿破仑一世英名毁于此战,结局让人唏嘘:成王败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登顶狮子山俯瞰古战场</b></p><p class="ql-block"> 狮子山(Butte du Lion)是滑铁卢古战场的标志。其实,狮子山不是天然的山,而是一座人工垒成、40米高的圆锥形土丘。因山顶的纪念碑上有铁铸雄狮而名狮子山。</p> <p class="ql-block"> 1820年,荷兰国王威廉一世下令在滑铁卢战场的中心地点建造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其在滑铁卢战役中负伤的儿子奥兰治亲王和牺牲的联军士兵。当地妇女花三年时间,用背篓从两公里外的地方背土30万立米垒成山丘,1826年在山顶建成纪念碑。(注:比利时1815年并入荷兰,1830年独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登上226级陡峭的台阶到达山顶。只见山顶平台上白岩石纪念碑没有题词,仅仅刻了“1815.6.18”,意在提醒人们:铭记1815年6月18日在此打败拿破仑的日子。碑旁还立有滑铁卢战役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碑座上的雄狮昂首挺立、威风凛凜,象征胜利与和平。雄狮长4.5米、高4.45米、重28吨,用法军丢弃的枪炮铸成。抬头看,雄狮的右前爪踩着一个形似地球的圆球,眼啨警惕地注视南方(法国方向),意在震慑拿破仑,守护滑铁卢之战的胜利果实。</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俯瞰,古战场一览无余:起伏的土地,成片的麦田延伸至远方,田野中镶嵌着村庄,远处的森林苍翠茂密,一切是那么平和而宁静。很难想象,昔日这里却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使人深感战争的残酷与岁月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护历史遗迹,比利时政府规定,古战场周围禁止耕作,保持1815年时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 狮子山见证了滑铁卢决战的惨烈。包括步兵、骑兵和炮兵,法军伤亡和被俘3.4万人,占参战总兵力的46%;联军伤亡1.5万人加上普军近8千人伤亡,亦占19%。战死的士兵被埋葬在狮子山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霍高蒙特庄园寻觅历战场遗迹</b></p><p class="ql-block"> 走下狮子山,游至霍高蒙特庄园(Hougoumont Farm),寻觅战斗遗迹。这里是当年滑铁卢决战的中心战场。</p><p class="ql-block"> 霍高蒙特庄园争夺战,是战斗最惨烈的地方,决定了整个滑铁卢战役胜负。</p> <p class="ql-block"> 走进庄园,满目疮痍,残墙断壁依然保存如初。七倒八歪的房梁、摇摇欲倒的垣墙、散落一地的瓦石,诉说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我们抚摸碎瓦颓垣,心里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聆听讲解,霍高蒙特庄园争夺战渐渐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法军一次次进攻庄园,联军拼死坚守。猛烈的炮火,密集的枪弹,摧毁了庄园,士兵和战马一排接一排倒下,一排排又冲上来,再一排排被打退。在两军相持的关键时刻,普鲁士军赶来支援,而法军却优柔寡断,丧失战机。在普军与联军的合围夹击下,法军溃败。</p><p class="ql-block"> 此战极为惨烈,法军伤亡7千余人,联军和普军死伤6千多人,仅骑兵就损失战马2000匹之多,令人不忍直视。此战奠定了联军胜利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滑铁卢纪念馆感受战役全景</b></p><p class="ql-block"> 狮子山的山脚下有幢白色的圆形建筑,在阳光照耀下分外醒目。这是滑铁卢战斗全景纪念馆(Panorama of the Battle of Waterloo),是纪念滑铁卢战役和拿破仑时代终结的重要历史景点。</p><p class="ql-block"> 观看馆中播放的4D环形屏幕电影“At the heart of the Battle(战斗的核心)”、陈列的战场遗物和反映滑铁卢战役的巨幅环形全景画,我们加深了对滑铁卢战役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银幕徐徐展开,眼前出现一个个激烈的战斗场景:大炮,战马,士兵,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激昂的军号声、冲锋的呐喊声、战马的嘶叫声,和升腾弥漫炮火硝烟、鲜血尸体相互交织……沉浸式的3D视角,立体逼真的音效,给人带来视觉、听觉和心灵的强烈冲击,仿佛置身于这场惊心动魄的决战之中。</p> <p class="ql-block"> 观看陈列的珍贵战场遗物,有士兵使用的刀剑、盔甲、战旗、枪炮和战场沙盘模型,还有锈迹斑斑的弹片、染血的军服。每一件都承载着血与火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陈列的滑铁卢决战的沙盘模型。</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地下整整一层,展出了一幅360度全景画。这幅长110米,高12米的环形画,由法国著名画家杜默兰1912年创作,画面气势磅礴又细腻生动,再现了滑铁卢战役的激战场景。</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有座拿破仑的蜡像。驻足端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小个子,身披标志性的灰色大衣,头戴黑色双角皮帽,白衣白裤黑皮靴,右手捂胸,左手握剑,双眼望着前方,目光中透露出疲惫和焦虑,似乎对法军进攻受阻的态势一筹莫展。</p> <p class="ql-block"> 展柜内一封拿破仑写的信吸引了我们。信中写道:“命运抛弃了我。”其实,这位曾率法军横扫欧洲的常胜将军,之所以在滑铁卢“翻车”,并不是“命运抛弃”,而是违背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首先,拿破仑实行中央集权政策,不断对外侵略,掠夺他国资源,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反抗。其次,对联军的战斗力估计不足,指挥失误,缺乏支援。再次,法军劳师远征,人马疲乏,又遇暴雨,重炮深陷泥潭,导致最终溃败。</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已是夕阳西下,我们乘车离开滑铁卢。回眸,狮子山渐渐远去,落日的余晖给大地镀上了一片金色。</p><p class="ql-block"> 半天的滑铁卢古战场遗址之旅,迷人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历史遗迹、先进的纪念设施给人印象深刻。在这块血染的土地上,我们体验了滑铁卢战役的波澜壮阔,了解了一代战神拿破仑的荣衰,感受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听闻了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Waterloo Sunset(滑铁卢日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