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李家大运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李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5年3月23日上午,我随丽华携程旅游团来到了这里。 李家大院就是和其他晋商大院不一样!它是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李家大院以晋南传统民居建筑为基础,融合徽式及哥特式建筑风格,并采用日式推拉门,整体建筑中西合璧,精彩绝伦。在200年前的中国,为什么李家大院会出现16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因为这里面有浪漫的异国恋情,李氏子孙李道行出国留学娶英国女子为妻,轰动一时,大院出现西洋风格,浓情蜜意可见一斑。李氏家族以传统农业积累资本,之后转入商业,再由商业跨入近代工业,李氏的家族经济在很短的时间跨越了三个阶段,这在当时非常少见,李家大院为这段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见证。最难得的是李氏由白手起家,诚信经营,而后富甲一方,但始终不忘行善助人,以慈善名扬天下。民间流传“李善人”,并非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李氏家族。李家大院处处可见善文化,这墙面上有365个善字,表示一年365天每天都要行善济世。 李家大院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存院落11组,房屋146间。李家大院(河东民俗博物馆)、万荣笑话博览园两大景区共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4-5]其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上午10点钟,我们走进了李家大院景区大门。 走进李家大院,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汉族传统民居跃入眼帘,这里青砖高墙、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砖木石雕、字画、碑帖等遍布景区。 进入李家大院后,沿着门内大道至尽头,可以看见矗立着一座高 6.8 米、宽 11.6 米的大型砖雕影壁,影壁上雕刻着麒麟、鹤、鹿等寓意吉祥的动物图案,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大型砖雕影壁东侧是功德堂。进入功德堂,看一看见墙上挂满了历世官府百姓颂扬李氏家族功绩德行的牌匾,室内还竖有《李公常五德行碑》和《李公省吾德行碑》各一通,这些褒奖实物、碑石和牌匾是李氏家族百年行善的历史见证,也因此这座建筑被称为 “功德堂”。 从功德堂出来,进入硬币后边的一经楼,这里展示李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包括家族迁徙、创业故事、历代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等,如展示李家从经营土布起家,逐步发展成为巨商大贾的历程。 李子用生平展览室依托李家大院的建筑空间进行展示。其中介绍李子用出生于晋南显赫的李氏家族,家族以传统农业积累资本,后转入商业,再跨入近代工业。李子用是李大善人敬修的长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留学英国与跨国婚姻:展示李子用 1907 年前往英国留学的经历,在英国他结识了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二人相爱并结婚。三年后他们一同回到万荣,为缓解妻子的思乡之情,李子用仿照英国风格建造了一处庭院,这段异国恋情和独特的建筑成为展览的亮点之一。义。 李子用接管家门商务后,修订店规,调动员工积极性,使李家生意利润大幅增长。他还在多地设立商号和实业,如 1917 年在陕西三原县北大街设立 “鼎记花店”,1925 年在陕西省韩城县建立 “敬信义” 炉院,还投资入股新绛县大益纺纱厂、晋华纺纱厂等,展现了他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才能和开拓精神。<br data-filtered="filtered">慈善义举与社会贡献:强调李子用秉承家族 “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 的传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李家大院以 “善文化” 闻名,李子用在灾荒年间设粥场救济灾民、出资修建公共设施等善举,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李子用生平展览室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全面展示了李子用的一生,让观众深入了解李氏家族的发展历程、晋商的商业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展览不仅是对李子用个人的纪念,也是对李家大院 “善文化” 和晋商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展示李子用的生活物品、服饰等,展现他受西方文化影响后的生活方式变化,如身着西装、扎领带,用刀叉吃饭,把传统土炕改为木床,还购置了钢琴和手风琴等。同时,他也将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融入到李家大院的建设中,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李子用一生娶了五位夫人,原配王氏:李子用十九岁时,与晋州知州庚辰进士临晋县王化光的三女儿王梅瑛结婚。婚后当年王梅瑛生下一个女儿,但因百日未满偶感伤寒,早卒人世。继配澹台玉环:1900 年,李子用从 “三边” 回来,途经河津苍底坡时,遇见李家世交澹台倬的女儿澹台玉环,后喜结良缘。他们结婚三年,夫妻恩爱,但澹台玉环一直未孕。为激励李子用,澹台玉环自休为奴,留在李家。后来,在李子用第三任夫人麦克蒂伦去世后,她承担起抚养麦克蒂伦五个孩子的重任,1926 年病故。洋妻麦克蒂伦:1907 年,李子用留学英国,结识旅店老板的女儿麦克蒂伦。1910 年,二人一同考入格拉斯哥皇家实业专门学校,分别学习纺织科和工科。1911 年,李子用征得父母同意后,与麦克蒂伦在英国结婚。1914 年,他们学业期满毕业,麦克蒂伦生下男孩大瑛,同年李子用偕妻儿绕道西伯利亚回国。麦克蒂伦来到李家后,带来了西方文化,教本家侄男子弟学习英文、教女孩学习音乐,与家人相处和睦。1918 年 9 月 12 日,麦克蒂伦染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 28 岁。续弦胡氏:1926 年冬季,李子用继娶河津胡家堡的胡氏。胡氏料理家务并抚育麦克蒂伦的几个儿女。抗战爆发后,李子用偕胡氏逃难西安。抗战胜利后,李子用回到家中。1946 年,胡氏病故。五妻王梅花:1947 年,李子用在堂嫂做媒下继娶本村遗孀王梅花。1952 年,因生活困难,李子用偕王梅花来到太原,管理 1920 年为儿女上学盖下的东夹巷 38 号房院及店铺。1960 年,李子用偕王梅花回到闫景村。1965 年,李子用病逝故里,王梅花于 1980 年去世。李子用虽有多位夫人,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坚持一夫一妻制,从未纳妾,在那个时代实属难能可贵。 哥特式门楼是李家大院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展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其门楼整体呈现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 “高、直、尖” 为主要特点,门和窗大部分呈尖形和拱形,线条流畅挺拔,给人一种高耸入云、庄严神圣的感觉,体现出哥特式建筑追求向上的动势与精神内涵。尽管整体风格为哥特式,但门楼表面的砖雕图案却是典型的晋南民间文化艺术,如常见的瑞兽、花卉、人物等图案,雕刻细腻精致,具有浓郁的中式传统韵味,展现了中国传统砖雕艺术的高超技艺。 “一心、二难、三思、四知” 是李道行在藏书楼窑洞门上所题的字。具体含义如下:<br data-filtered="filtered">一心:指同心协力,强调家族成员或做事时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以实现目标。<br data-filtered="filtered">二难:指忠孝难两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面临的一种困境。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需要在对国家尽忠和对父母尽孝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体现了一种深刻的道德思考和人生无奈。<br data-filtered="filtered">三思:指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前,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权衡,考虑到事情的各个方面和可能产生的后果,避免冲动行事,从而减少失误和后悔。<br data-filtered="filtered">四知:即天知、地知、我知、你知,寓意做人应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可以做一些违背道德或良心的事情,强调了个人的道德自律和内心的坚守。 李家大院藏书楼上的花墙造型精美、文化内涵丰富,是大院建筑的一大特色,花墙采用普通的砖瓦垒成,看似寻常,却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传说建房时,李家主人李道行要求和泥的土要用罗网过筛,房屋基础要用红黏土夯实,严格的施工标准保证了花墙的质量。 藏书楼花墙造型多为带有近代风格的几何图案,不下几十种,且无一重复,每组图案都自成一体,犹如巧夺天工,具有朴素典雅、美观大方的特点。藏书楼上的花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特征。 在李家大院拍摄过电影《碟仙实录》、《风雨日升昌》、《李家大院》,以及少儿微电影《孔融让梨》《忍辱负重》《金屋之诺》等。 李家大院善字影壁又称百善影壁,是李家大院 “善” 文化的集中体现,部分影壁在古巷道内,还有的在门前广场等位置。李家大院的影壁上共有 365 个 “善” 字,寓意着一年 365 天,天天都要行善。字体种类:这些 “善” 字以正书、草书、隶书、篆书 4 种不同手法雕刻而成,共 100 种不同写法,古今并茂,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同顺堂的内部布局为三进院。一进院:通常是前院,有门房等建筑,是迎接客人和进行一些日常事务的场所,门房可以作为护卫或仆人的住所。二进院:为中院,是院落的核心部分,正房通常较为高大宽敞,是主人起居和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东西厢房则可作为晚辈住所或书房、客房等。条几上摆设四个瓶子与中间的屏镜,寓意 “平平静静”。三进院:后院一部分是做饭用的厨房区域,剩下的是女工们做女红的地方,当时李家雇佣村里一些女工纺线、织布。 李家大院的信溥堂是李家住宅院落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文化特色的院落之一。信溥堂的主人李道荣是李家的第十五代“道”字辈成员。该院落的大门影壁上刻有《朱子家训》中的警句,如“祖宗虽远,祭祀不可或疏;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体现了李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信溥堂的建筑特色包括夹层墙和北房二楼的晾台。夹层墙从南到北20米,增加了隐蔽性和保温功能,而晾台则用于增加房间的光亮度。此外,信溥堂的客厅是李道荣与文人墨客们聚会的地方,体现了李家对文化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私塾院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李家子弟接受教育的地方。私塾院与李道荣院相隔一个院廊,月亮形院门有推拉式木门防护,这种设计在北方民居中较为罕见。门外砖雕对联写道:“知乎天地德为本,止也吉祥室有余”,横批为“授业解惑”。门内对联则是:“知道诗人赋绸缪,止邱黄鸟叶绵蛮”,横批为“集贤”。 私塾院内北房为一进三间式窑洞,是先生教书的地方,李家子弟满6岁都要来此读书。三间窑洞底下分别有三间地下室,可供储物与避暑所用,半圆形砖雕窗户露出地面,设计非常奇巧。私塾先生住在东厢房,院内无西房,显得宽敞宁静。<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东敬堂院的整体建筑风格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部分院落还呈现出欧洲“哥特式”的独特魅力。这种南北融汇、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三晋地区独一无二。东敬堂院不仅是李家大院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东敬堂院内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如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这些饰品蕴含着晋南地区汉族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等吉祥含义,体现了晋南的汉族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此外,东敬堂院还展示了李氏家族的善行善举,如赈灾救荒、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等,这些善举不仅在当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德堂院是李家大院中主人宅院,最特别的是其铁门设计。这扇铁门虽然已经生锈斑驳,但依然可见当年的做工精致。特别的是,门上布有六道机关,三道用于开门,三道用于关门。明锁易开,但暗锁难防,据说在日军占领李家大院时,虽然砸了明锁,但对暗锁无计可施,最终未能进入。 同德堂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元素,展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大门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工艺,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这种设计不仅展示了李家的财富和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技术水平。 庆禄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山西四合院和徽式建筑的风格,部分院落还采用了16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形成了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 庆禄堂不仅是一座建筑群落,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它见证了李家的发展历程和家族文化,反映了晋商文化的独特魅力。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庆禄堂及其周围的祠堂和院落,深入了解李家的发展史和家族文化。 此外,庆禄堂内保存了大量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晋南地区的汉族民俗、民风和文化特色。 李家大院现存院落 11 组,由于时间关系,其他的堂院没有来得及去观赏。接着,我们来到了李氏祠堂。李氏宗祠是李家大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李氏家族六家宗亲集资修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宗祠的修复工作在2008年完成,并重新展现了其昔日的风貌。 李家大院不仅展示了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而闻名。 李家大院不仅是一个了解历史文化的绝佳场所,而且还是一个拍摄古装照片的好地方,偶遇几位少女在这里拍摄古装照片,不仅能留下美丽的影像,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万荣李家大院的影壁设计和雕刻工艺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影壁上的砖雕图案精美,寓意吉祥,每个面都有不同的图案,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砖雕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 李家花园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晋南四合院的民族特点,又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秀美特色,并展示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风采。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得李家花园在晋南地区独树一帜,成为中西合璧的典范。 春天到来时,李家花园里细柳垂丝,碧水悠悠,淡淡花香,让人沉醉。 观景楼位于李家大院的高处,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景区,欣赏到李家大院的独特建筑风格和美丽的园林景观。观景楼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保留了古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使得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 千狮园内布满了形态各异的狮子雕塑,总数达到1001头,象征着“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这些狮子雕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态各异,从大到小,从高到低,分布在园区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千狮园的设计巧妙,雕塑工艺精湛,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园内的狮子雕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每一头狮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有的威猛有力,有的温顺可爱,有的嬉戏玩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雕塑不仅装饰了园区,也寓意着吉祥和美好。 万荣李家大院的十二面影壁是该景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这座影壁由四面八方的12个砖雕图案组成,每个图案都寓意吉祥,象征着四季平安、八方来财、一年十二个月风调雨顺。影壁的砖雕工艺考究,展示了如三星高照、五龙戏珠等精美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影壁的设计独特,不同于常见的一字型影壁,它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无论从哪个方向观看都能看到三面影壁,图案精美且寓意丰富,每个图案都不重复。 我们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到精美的古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更能在游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李家“善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心灵深受感动,大家纷纷在李家大院门前留影纪念。 由于时间关系,李家大院里的许多场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观赏,但是在我内心深处已经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大院的每一块砖、每一根木、每一幅雕刻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让人不禁对古人的匠心独运赞叹不已。李家以土布起家,凭借诚信经营和不懈努力积累了雄厚的财富,但他们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这种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不仅赢得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让我们衷心祝愿李家大院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能深刻感受到李家“善文化”的熏陶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