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左江花山岩画

任生

<p class="ql-block">在中国西南边陲广西崇左市境内,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广泛分布,古老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蜿蜒流淌在群峰之中。沿江两岸悬崖峭壁上,保存着的大量古文化遗迹——岩画,为生息繁衍在左江流域的壮族先民所绘制。岩画上的图像,记录的是距今约2000年前的祭祀场景,与岩画所在的山崖、山峰下的河流、对面的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又震撼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2016年7月,该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泛舟江上,抬头望向崖壁上的赭红色岩画,那些“跳舞的小人”依然栩栩如生,仿佛先民们正在展示他们的生活、信仰以及人生哲学。</p> <p class="ql-block">左江两岸风光无限!两岸群山磋峨,连绵不断,风光秀丽,在雾气中更显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过一会儿雾气散尽,不亚于甲天下的山水,露出真面目。一派西南田园风光,恍如桃花之源,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绝壁长满植被,千万年的自然造化, 使这一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左江的山,充满灵气,仪态万千,左江的水,态意纵横,清而不静,却又深沉神秘。</p> <p class="ql-block">不仅有神秘的岩画,还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举目望去,两岸山峰耸立,崖壁陡峭,如同一幅壮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密集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境内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200多公里的崖壁上,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红色岩画群。</p> <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为距今2000多年前的壮族先民骆越人所创作,和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集中呈现左江流域岩画特别是花山岩画最经典图案,反映了古代骆越人狩猎、祭祀、生活场景,场面恢弘、动感强烈、神秘十足!岩画中绘有人物1900多个,另有众多的动物、铜鼓(或铜锣)、环首刀等图形。其中人像高者达2.4米,小的只有0.3米,多数在0.6米至1.5米之间,人像一般双脚下蹲,呈八字张开,双手向上托举,整个造形如蛙泳,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古代岩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岩画由于长期暴露,许多画像颜色逐渐减褪,模糊不清,有的画壁已崩落。尽管如此,但我们从岩画中,不仅看到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的绘画艺术成就,同时还感受到了古代壮族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和勤劳、勇敢、奋斗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就像是一本还没有被破译的天书,至今还有许多令人无法解开的谜:花山岩画所传达的内容是什么?在两千多年前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在这高耸陡峭的岩壁上,这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画?有何目的和意义?花山岩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何色彩如今还能如此鲜艳?古人用的是什么颜料?等等一系列的疑问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也等待你去解密。</p> <p class="ql-block">谢谢阅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