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大理以“风花雪月”的美誉而闻名,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然风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拥有苍山、洱海等著名的自然景观。苍山十九峰连绵不绝,洱海碧波荡漾,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是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古迹见证了大理的辉煌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民族风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白族文化丰富多彩。白族的传统建筑、服饰、歌舞和美食都极具特色,如白族三道茶、扎染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苍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苍山,亦称点苍山,在古籍中又有玷苍山、熊苍山、大理山之称,属喜马拉雅造山带南延部分之横断山脉云岭,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洱海之西,东经100°55′00″~100°11′30″,北纬25°34′30″~26°00′00″之间,是大理市与漾濞彝族自治县的分界山岭,山势西北一东南走向,北起花甸坝之西的光蓝坝垭口,南至西洱河,长约48千米,东西宽约18千米。苍山山脉连脊屏列自北而南由19座山峰组成,海拔3074~4122米,最高峰马龙峰海拔高达4122米,与西坡河谷相对高差约2500米,与东坡洱海相对高差约2100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洱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2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洱海是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湖v行车环湖是最佳游玩方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崇圣寺三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崇圣寺三塔,由这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叫千寻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千寻塔现存高度是69.13米,底宽9.9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龛码头》追逐日出的绝美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崇圣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但崇圣寺与除三塔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代,重建崇圣寺被提上日程。2003年8月8日,重建工程动工。2005年4月22日,总投资1.82亿元人民币的崇圣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其所属的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崇圣寺九龙浴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华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诏宴请贵宾的地方。五华楼历经千年沧桑,多次被焚毁,元代重建,后在明代被毁。今天的五华楼是大理城南门的明代鼓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华楼建于1998年,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第一层为台座,上面三层为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洋人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洋人街位于大理古城护国路,西起滇藏公路。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路,复兴路等主要街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洋人街,融合白族传统建筑与现代西方元素,是中外游客品味美食、休闲交流的文化聚集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蝴蝶泉》</b></p><p class="ql-block"><b> 蝴蝶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地处大理214国道西侧,横断山脉的点苍山十九峰—云弄峰下,镶嵌在苍山洱海之间,占地面积210100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蝴蝶泉方圆五十多平方米,水深六米。泉池四周镶嵌着大理石栏杆,蝴蝶泉西壁的大理石上,镌刻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池边的蝴蝶树,像一条青龙横卧于泉池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双廊古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双廊古镇位于洱海边,是观赏洱海美景的绝佳地点,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喜州古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喜洲古镇是白族文化的代表,保存了许多完整的白族民居建筑,如严家大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时间:2025年3月31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