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十四节气——清明 (校本课程)

西安特立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起源于中国,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反映春耕农事活动的时间节点,也是传统祭祖扫墓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节日的形成综合了农事节令、古代墓祭礼仪、寒食节的习俗等因素,并承载着人们对先人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庭伦理、孝道文化和慎终追远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发展,清明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p><p class="ql-block"> 清明一词既描绘了自然万物的清新明朗,也象征着气候的清爽宜人。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充满着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p> <p class="ql-block">  一候桐始华。泡桐开始开花,点缀春天的枝头。</p><p class="ql-block"> 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渐少,鹌鹑等春鸟活动频繁,展现春天的繁盛。</p><p class="ql-block"> 三候虹始见空气湿润,阳光折射,雨后彩虹开始出现。</p> <p class="ql-block">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气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雨水充沛,阳光温暖,为作物的播种与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古代农民依据清明节气安排田间劳作,进行翻地、播种等农事活动,为一年的丰收打下基础。即使在现代农业中,清明仍是农事安排的重要参考节点。</p> 清明节传统习俗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01植树 QingMing</b></p><p class="ql-block"> 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木吐绿的时节。悼念之后当仰起头迈向未来,冬天之后就是春天。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几枝柳,看它日后成荫。而且在寒食之时,偶尔会不小心把山上的草木烧掉了;寒食过去,清明到来,是时候多种些树木补上了。先人的精神,当像山上的树木,是长青的;人的生命,也当像新种下的树木,在这春风中成长、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国传统的植树节。</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02踏青 QingMing</b></p><p class="ql-block">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03放风筝 QingMing</b></p><p class="ql-block">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04 荡秋千QingMing</b></p><p class="ql-block">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05扫墓祭祖 QingMing</b></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习俗之一,代表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通过鞠躬、烧纸钱、整理墓地、举行祭祀仪式和扫墓活动等一系列仪式,人们表达了对祖先的感激和追思。同时,这些习俗也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亲人和生活,传承家族的渊源和文化。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不仅是传统的文化瑰宝,也是对生命的教育和启示。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亲人,传承家族的传统,守望家族的尊严和荣耀。</p> 清明节祭英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清明祭英烈 哀思寄忠魂</b></p><p class="ql-block"> 英雄烈士用鲜血证明了什么是对国家、对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他们用青春生命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把个人盛衰与国家兴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身报国,在报效国家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p><p class="ql-block"> 清明祭英烈,我们也能从现实与历史的光影交替中,感悟先辈英烈的情怀,汲取前行的力量。我们要牢记英雄事迹,学习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要把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升华为保持自身先进性的精神追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不仅是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自然节律的智慧,也传递着生命轮回的哲学。诗人王禹偁在《清明》中写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清明既是大自然的庆典,也是人们内心对生命与时光的深刻思考。</p> 清明节古诗词 <p class="ql-block">  清明,是春天的清新气息,是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它提醒我们尊重自然、感恩先人,同时也教会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在这个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的时节,愿你在清明的阳光下,感受生命的美好,传承文化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稿:教导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初审:张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终审:封淑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