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要塞--石牌

三皮

站在山巅,每一帧都是视觉的盛宴,俯瞰这片曾经战火洗礼的土地,景色秀美,山河壮丽。<br> 从宜昌城区上行30余公里,便是闻名天下的西陵峡江段,长江在这里突然右拐130度,形成一段如月牙的江面,扼守“月牙”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石牌。<br> 石牌位于西陵峡中段南岸、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石牌村境内,曾是繁华的古镇。<br>  据说, 石牌的地名因江边兀立的巨石而得,巨石为花岗岩质,高40余米,宽13米,厚4米,前后左右如刀削一般,俨然人工精心制作的一张“牌”,人们便叫此地为石牌。可惜,今天问了当地几个人始终没有找到这个石牌。<br>  峡江美景间,掩映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当年,日军攻陷宜昌要溯江而上,威逼重庆,必先取石牌。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火力可以完全封锁江面,被称之为“铁血要塞”。<br>  1940年代,尚无公路由鄂入川。国民党军队只有扼守此地,方能拱卫陪都重庆。而陷于中国、太平洋双线作战的日军,只有强取此地,方能打通长江进军重庆。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地方,一时间就成了决定国运时局的紧要关口。<br>  1943年5月21日至6月3日,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师长胡琏率领国民党18军11师浴血死守,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从而阻止了日军西侵进入四川的脚步,粉碎了日军妄图攻陷陪都重庆,灭我中华的美梦。<br>  石牌保卫战的胜利,是鄂西战役的转折点,被西方各大军校纳入军事教材,被称作“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抗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白刃战,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r>  2025年3月29、30日旅游大咖难做人先生组织了徒步“宜昌东征岩--长江大拐弯--石牌--黄石岭环线” 踏青活动,大家深深感到长江的波澜壮阔,祖国山河美丽如画,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同时历史警示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br> <p class="ql-block">美丽如画的长江大拐湾</p> 两宋韵传盛世, 抗战名留青史。这是进入景区的对联 <p class="ql-block"><br></p> 美丽的月牙,古朴的石牌村,两岸住着不少居民 <p class="ql-block">徒步中,遇上了金灿灿的油菜花,驴友们打卡留恋</p> 美女们一展风采,纷纷留影打卡 这位美女小姐姐是一个摄影师,徒步中,为驴友们拍下了数不胜数的美照,大家都喜欢与她在一起。 黄黄的油菜花,吸引着美女们驻足欣赏打卡 石牌到了,下车后,心情很激动,远远看到了石牌 段的 美丽长江 今天来了2车驴友,110多人,在来的途中,听说昨天下了一场雪,确实看到了雪,也许知道我们清明前夕要来到此地踏青,感动了上天。可惜在车上没有拍到雪。 <p class="ql-block">来到遗址,心情澎湃,仿佛看到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情景</p> 这架火炮,诉说着痛击日寇的悲惨与殊死拼杀 阵亡士兵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这根立柱四面刻有字, 民族正气</p> 浩气长存 陆军第三十一师抗日阵亡 成仁取义 <p class="ql-block">这个纪念馆显得很庄严与肃穆,到来的人都要去参观去感受,去触摸这段难忘的历史。</p> 长江大拐弯 石牌古镇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设置了 古朴的街道,旧貌换新颜 走在古镇上,心情是激动的 大转弯处居民 碉堡 听说三峡人家景点就在对岸 半山腰拍摄的 大转弯 山不高。爬上去也是很累的,但是,风景也是很美的 上山的路很险峻,很陡。都是之字路。 半山腰看到的大拐弯 爬上了山顶,长江大拐弯一览无余,十分壮观与美丽,石牌地理位置成为要塞的确名副其实。大家啧啧称赞 美丽的风景纷纷打卡留恋 “ 还我河山” 摩崖石刻,走在这段路,可以看到打击日寇的宣传标语 仔细看这张图片,发现像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