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wyz 美篇号:36983538</p> <p class="ql-block"> 春风轻拂榕城大地,山岭、田野与河堤间,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而春花烂漫,更是为福州的春天增添了几分诗意。此时,福州人纷纷奔赴一场又一场花事,沉醉于大自然的馈赠之中。乌山,这座福州“三山”之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赏花的绝佳去处。唐代诗人崔护的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仿佛为这片桃花盛开的美景量身定制。早春三月,赴乌山,赏俏花,共赴一场春日之约。</p> <p class="ql-block"> 3月10日,天朗气清,我们乘坐地铁1号线,在南门兜站下车,步行约8分钟,便抵达了乌山历史风貌区。乌山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从澳门路的北入口或乌山路的南入口进入,沿着景区导游牌指引,便可逐一探访各处景点。春风拂面,我哼着“桃花朵朵开”的小曲,从道山路的天皇岭步入公园。山门前的桃花红艳艳地簇拥在一起,与古朴的山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p> <p class="ql-block"> 天皇岭山门左侧便是乌山著名的红雨山房遗址,这是清代藏书家郭柏苍的旧居,他在《红雨山房记》中描绘了乌山桃花盛开时的美景。“了无杂木,惟桃多且盛,风来片片入几席间”,清朝古籍《乌石山志》记载,乌山自古风景秀美,春天百花竞放,其中数桃花最胜。如今的乌山上,孕育了近千株红色系的花树,营造出“几多红艳浅深开”的春日佳景。</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红花在阳光下肆意绽放,与白墙乌瓦的闽都传统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孩童嬉戏,游人欢笑,桃花下的人影与花影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为春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小路继续前行,一片桃林映入眼帘。枝头的桃花或含苞待放,或尽情绽放,每一朵都像是春天写给大地的一封信。游人们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林间,有的拍照留念,有的静静欣赏,还有的在树下席地而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桃花的粉色花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媚动人。凑近细看,娇艳的花朵缀满枝头,压弯了枝干,宛如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铃铛,微风拂过,发出簌簌声响。不同颜色的花朵点缀其间,粉的娇俏,白的淡雅,各具姿态,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乌山的美远不止于一场花事。我们一路赏花,一路攀登,走过八十一阶,终于来到山顶的乌山亭。从这里俯瞰,古榕垂须数百根,盘踞于山岩之间,新芽吐露,绿意盎然。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为夏日乘凉提供了绝佳去处。林木参天、怪石嶙峋、摩崖题刻、亭台石林……乌山的每一处景致都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先薯亭靠近乌山之巅,接近广电的发射中心,会走到这里的游客并不多,而其独特的天蓝色涂装显得十分夺目。亭子的来历与包围着它的古榕和石刻一样悠久,始建于清代,并为纪念明代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带回福州种植的朱薯(即番薯,又称金薯),最终推广到全国各地这一事迹。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p> <p class="ql-block"> 在道山亭稍作休息,这里由程师孟所建,“道山亭”三个字就出自他之手。曾巩作《道山亭记》使其声名远扬。站在亭中俯瞰,乌山公园尽收眼底,远处的城市景象一览无余。历代著名官吏与文人如程师孟、陈襄、朱熹等,都在此留下诗文与题记,为乌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是乌山的一大亮点,200多处石刻篆、隶、楷、行、草各具特色。其中,“般若台”最为著名,由唐代篆书大家李阳冰所书,字径达43厘米,气势恢宏。康有为曾盛赞其“骨气遒正,精采冲融”。这些石刻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可见,讲述着往昔的故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赏完怪石与石刻后,我们来到北园的紫清园。这里是一片桃树林,千余株桃花竞相开放,单瓣与重瓣交相辉映,花色多样,有白色、粉色与绯红色,还有少量白红双色碧桃。微风轻拂,落英缤纷,蓝天白云下,桃花如霞似火,令人心旷神怡。正如宋·向敏中所吟:“千朵秾芳绮数斜,一枝枝缀乱云霞。”</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乌山公园,春意盎然,满园桃花,姹紫嫣红,缤纷如霞。近赏朵朵桃花,绽放枝头,争俏春风,仿佛置身于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之中,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的笔下,桃花就是春天,他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那一树树桃花开得粉嫩而耀眼,竟然还有未开的花蕾。</p> <p class="ql-block"> 离开乌山时,心中充满了不舍。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自然的馈赠,更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正如那句诗所言:“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乌山的桃花,不仅装点了春天,更点亮了人们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