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电影 百年星辰系列制作刊载——孙道临</p> <p class="ql-block"> 孙道临是中国电影史上深受人们厚爱、特别重要的表演艺术家,他的演艺生涯跨越了半个世纪的风雨。 1938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哲学系,期间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 1938年初登银幕,在《大团圆》中饰演三弟,青涩率真的明朗令人眼前一亮,书生气是他从影之初最鲜明特色。 解放前夕,出演《乌鸦与麻雀》中的华先生,让他跻身一流演员行列。华先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却固执地自恃清高,不愿与邻居为伍。想在乱世中独身世外,却成了随风倒的墙头草,步步退却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勇气、坚持和信仰。人物被塑造得鲜活生动,入木三分。</p> <p class="ql-block">《渡江侦察记》中李连长是孙道临成功转型之作。他将亲历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出生入死的生活体验融入角色创作之中,赋予了人物英武、机智、果敢、坚定又带一丝儒雅深情的气质,打破了观众对军人粗犷直爽简单的固有印象,使军人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化。 在根据巴金名著改编的《家》中生动塑造了觉新忠厚、懦弱、优柔寡断、逆来顺受的形象,心藏苦闷却无力反抗,苦水只能独自吞咽,挣扎在无奈之中,所有眼泪痛苦只能化成屈从、妥协、迁就。令人感同身受,心生长叹。</p> <p class="ql-block">孙道临最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地下工作者李侠,忠贞无畏,刚正不屈。李侠最令人折服和沉醉的气质是既温和又坚定,以沉静的温和敦厚包裹着宁折不弯的锋利刚直。影片最后李侠发报的形象伴着传遍万里的无线电波一点点远去消散的画面,那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告白,让人心底荡起久久难以释怀的涟漪,成为几代观众至今钟爱的不朽银幕经典。</p> <p class="ql-block">孙道临的巅峰之作是经典名片《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他在求真理而不得,却又不甘苟且堕落的矛盾中徘徊浮沉,对文嫂的同情,对陶岚的真爱,对旧势力的抗争,让犹豫和动摇,重情又重义的他尽陷挣扎和无奈,苦闷与迷惘之中。这一空前绝后的“彷徨者”形象成为新中国影坛闪烁独特艺术光辉的不朽经典。</p> <p class="ql-block">新时期艺术创作又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孙道临又奉献了《李四光》中百折不挠的科学家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刚正不阿的棋王况易山,《雷雨》中专横冷酷的矿主周朴园,《非常大总统》中愈挫愈奋的民国之父孙中山等形象,重新焕发了艺术生机。</p> <p class="ql-block">孙道临的银幕形象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艺术成就是影海中永不消逝的里程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