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寻迹沔阳

秋月入怀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秋月入怀</p><p class="ql-block"> 美 篇 号:58382814</p> <p class="ql-block">  故乡,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是一首悠长的歌谣,是一杯醇厚的老酒。离开故乡近五十年,岁月的风尘虽已模糊了记忆的轮廓,但那些深深浅浅的足迹,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  我少小离家,那时候还是沔阳县。不几年,就变成了仙桃市。旧沔阳的痕迹被新仙桃飞速发展的城市景观日渐抹去,越来越暗淡,越来越模糊。如今我老大回来,两鬓飞霜,我几乎都不认识她了。</p> <p class="ql-block">  沔阳县雷场小学,是我启蒙的地方。校园里那棵老槐,见证了我从懵懂孩童到青涩少年的转变。教室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回响。</p> <p class="ql-block">  沔阳县耀新中学,是我青春的起点。校园里的操场、教室,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印记。那些为了梦想而努力的日子,那些与同学一起学习的时光,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心心念念的雷场小学和耀新中学,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下。</p> <p class="ql-block">  解放路,是旧沔阳的繁华所在。记忆中,解放路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街边的小吃摊、杂货铺,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和生活的烟火气。走在解放路上,仿佛能听到那些亲切的声音,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如今,解放路的繁华已被沔阳大道、仙桃大道所替代,虽然解放路的那份热闹依旧,却也让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大好时光。我游学回来,寻迹沔阳。站在汉江大堤上,故乡的脊梁风采依旧。儿时,我常和伙伴们在大堤上奔跑嬉戏,追逐夕阳。大堤见证了无数个洪水肆虐的日夜,也见证了沔阳人民的坚韧与不屈。如今大堤更加坚固,两岸绿树成荫,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站在大堤上,望着江水悠悠,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寻迹沔阳,古韵悠悠,诗意盎然。这里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佳境,“沔水波澜,悠悠古韵流芳远;楚天风物,渺渺乡愁入梦长。”漫步沔阳大地,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丹青之中。沔阳的清晨,烟波浩渺,炊烟袅袅,“烟水苍茫西复东,扁舟又系柳阴中”。一叶扁舟,渔歌阵阵,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悠然。夜晚,月华如水,星空璀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古诗中的意境在这里触手可及。沔阳,不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段流淌的历史,一首永恒的诗。</p> <p class="ql-block">  在江汉平原的广袤大地上,沔阳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水网密布,湖泽连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随处可见,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水乡风光图。</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沔阳的古街老巷,两旁的明清建筑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荣耀。远处的沔阳小镇,白墙黛瓦,水榭亭台,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典故,就源自这片土地。唐贞观年间,云南地方官派遣使者缅伯高,带着珍贵的白天鹅前往大唐进贡。途经沔阳湖时,意外发生了,天鹅挣脱束缚飞走,仅留下几根羽毛。缅伯高望着手中的鹅毛,心中满是无奈与焦虑,但使命在身,他只能将黄绫包好鹅毛,附上那首饱含歉意与情谊的诗,继续前行。这一举动,不仅没有让唐太宗怪罪,反而被赞许为一份真挚的情谊。这个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这片土地上口口相传,成为人们心中关于真情与理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沔阳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元末乱世,陈友谅在这片土地上揭竿而起,汇聚各方豪杰,以沔阳为根基,逐鹿天下,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抱负。明玉珍,曾在沔阳镇守,他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三国时期,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也与沔阳有着不解之缘。沔城诸葛武侯祠,静静矗立,诉说着当年诸葛亮在此读书的佳话。相传,诸葛亮曾在这片土地上潜心研读,为日后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为沔阳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狄仁杰问政的故事,发生在沔城大小莲池之间的迎恩楼。当年,狄梁公在此处理政务,他的公正廉明、睿智果断,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而“屈原遇渔父”的故事,则充满了哲理与深思。屈原在沧浪河边,与渔父的一番对话,展现了他对家国情怀的坚守与对人生道路的抉择,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同黄钟大吕,回荡在历史的长空中,也深深印刻在沔阳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沔阳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水郭春为市,沙村夜种田”,描绘了沔阳水乡的宁静与富饶;“客心湖上雁,归思日边花”,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些诗句,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沔阳的文化天空。</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社会,沔阳人也在努力传承和弘扬着这份诗词文化。沔阳小镇等文旅项目,成为了诗词文化体验的新地标。游客们漫步其中,可以参加诗词朗诵会、诗词创作研讨会等活动,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沔阳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走进沔阳的乡村田野,还能听到许多关于沔阳八景的传说。这些明清时期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文景观,各有特色,各有故事。它们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沔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沔阳三蒸,作为当地的特色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它的起源与元军围困沔阳城时的起义军生活有关,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成为了沔阳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也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  在时代的浪潮中,沔阳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人们在这里,不仅能领略到水乡的旖旎风光,还能感受到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那些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让沔阳的文化之树常青,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度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  沔阳名人馆,是我们了解故乡历史的窗口。馆内陈列着沔阳历代名人的事迹和作品,让我对故乡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如今,沔阳名人馆更加完善,展览内容更加丰富,成为人们了解沔阳历史文化的绝佳去处。站在名人馆里,望着那些熟悉的名字,心中满是敬意。</p> <p class="ql-block">  当春风吹过江汉平原,沔阳大地便成了花的海洋。金黄的油菜花如阳光般灿烂,一望无际,那耀眼的黄,像是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每一朵都承载着春天的希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粉艳的桃花也不甘示弱,每一枝都开得那么热烈,那么奔放,像是天边的彩霞飘落人间。走进桃花林,仿佛置身于一个粉色的梦境,花瓣飘落,如雪花纷飞,带来浪漫的诗意。油菜花的金黄与桃花的粉艳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这便是沔阳春天最美的景致,也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最珍贵的礼物。</p>